[实用新型]基于一维条码技术的防错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289.5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游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印刷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条码 技术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一维条码技术的防错检测系统,属于信息编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及时获取用户需要的纺织及皮革面料产品订单,经常要制作面料样册,既可以为用户提供整体面料的彩色图片,又可以提供实际的具有真实手感的面料样品,达到吸引客户和扩大销售量的目的。面料样册是由彩页装订起来而得到的。传统面料样册的彩页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传统的面料样册的制作过程如下:(1)制作面料的图片彩页,一页有多个面料的彩图;(2)为了节省原料,先将真实销售的大幅面料切成5cm×6cm,6cm×8cm等不同尺寸的小块样品;(3)将小块样品粘贴到相应的面料彩页中对应面料图片的旁边位置。为了保证样品与宽幅面料的实际图片对应一致,需要加以检测以防止出错。防错检测就是要检测图1中的①和②、③和④是否对应一致,即检测面料样品①是否来自面料彩图②,面料样品③是否来自面料彩图④,防止出错。
传统的面料样册的制作和检测方法是人工粘贴及人工检测。人工检测的缺点是:需要大量工人,人力成本高,制作速度慢,检测效率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来制作面料样册。但如何实现在线检测是个关键问题。由于目前的传统方法还是人工检测,检测环节的效率很低,人眼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使得检测质量不稳定。而采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直接对面料的图像内容进行识别也存在着技术难题:例如,一块大幅面的面料切成尺寸较小的、块数达到成百上千个的样品,其花纹、图案也被切成零碎的不同小块,每个小块的花纹、图案都不同,但代表的是同一种面料,这就给基于图像内容的识别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算法的复杂度巨大,机器视觉检测系统难以实现其基于图像内容的防错检测,这也是目前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基于一维条码技术的防错检测系统,为了解决自动防错检测的难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信息编码技术和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面料样册生产中基于一维条码技术的防错检测方法及系统,形成了新的生产工艺流程,解决了人工肉眼检测的效率低、漏检率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喷码的一维条码类型,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一维条码格式包括:128码、39码、 EA13码、PDF417码、交叉25码、UPC码、93码、Codabar码(库德巴码)等。
2、面料图片编码,编码格式确定后,一方面要将编码分配给面料及其图片;另一方面要将编码存放到喷印系统的数据库中,由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把编码信息喷印到由面料切割而成的小块样品。
给每种面料及其对应的彩页上的面料图片分配同一个唯一的编码;同一种实际面料切割下来的所有样品都拥有相同的编码。
3、形成面料编码彩页,给每种面料及其对应的彩页上的面料图片分配同一个唯一的编码,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后面的防错检测。
4、喷印一维条码编码信息,按所分配的编码组合要求,喷墨印刷机将一维条码喷印在标签上。
5、粘贴编码样品,然后将喷印有一维条码的编码样品粘贴在彩页的相应图片边上指定位置。
6、粘贴一维条码标签。
7、形成样品编码彩页。
8、一维条码信息检测与编码识别,防错检测与一维条码技术有直接关系,对每一个分配有指定编码的彩页使用一维条码检测器来实现条码检测与识别。
9、错品自动剔除,将上一步检测出来的一维条码编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预先设置好的编码进行比对,若发现已编码的面料彩图与面料样品的编码不一致,则给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剔除该彩页,从而达到出错检测的目的,保证样册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一维条码技术的防错检测系统主要由一维条码喷印子系统和一维条码检测与识别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所述一维条码喷印子系统用于将一维条码喷印在样品的表面,其编码规则来自编码数据库中预先分配好的一维条码编码数据;所述一维条码检测与识别子系统用于实现对粘贴在彩页上的、与样品连接在一起的一维条码标签进行扫描,然后执行一维条码检测、一维条码信息识别与比对,防止粘贴的样品与彩页上面料图片两者对应不一致的错误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印刷学院,未经北京印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2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公交车站牌及电子广告发放系统
- 下一篇:连接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