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628.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平;杨小龙;张效鹏;晁伟;刘志民;麻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内炉气 成分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加热炉内的炉气成分直接反应加热炉内的燃烧状况和加热质量,炉气成分的有效控制对于提高加热效率、降低氧化烧损、减少燃料消耗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热炉内炉气成分及分布的检测缺少标准方法,一般在炉墙窥视孔用烟气分析仪随机测量;而炉内氧含量分析是在加热炉的尾部烟道设置残氧分析仪。这种测量方式有如下缺点:其一,窥视孔测试只能测量内炉墙附近炉气中的烟气成分含量,无法检测烧嘴火焰区域的气体分布情况,也无法检测远离内炉墙区域的气体组分分布情况。其二,尾部烟道的残氧分析仪显示的是全部烧嘴混合烟气的氧含量,无法反映加热炉各段、各烧嘴区域的烟气变化及空间分布情况,对加热炉烧嘴调整指导意义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至少一连接软管、至少一取样管、至少一取气管及加热炉。
进一步地,所述取气管的入口端设置有内螺纹,出口端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管的管口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取气管的内径与所述取样管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取气管的外径与所述取样管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按照测量的不同深度区域(加热炉宽度方向),将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与不同长度的取气管连接;按照测量的不同加热段(加热炉长度方向),将取气管在相应位置烧嘴的二次风口插入,通过取气管将指定位置的炉气吸入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检测出炉气的成分组成和空间分布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气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气管B-B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气管A-A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连接软管2、取样管3、取气管4及加热炉5。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采用抽气式检测,能够同时检测O2、CO、CO2、NOX、SO2等几种加热炉内常见的主要气体成分,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加装其它气体检测探头。工作时将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放置于加热炉待测区域炉墙外侧,通过连接软管2调节检测位置与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的位置,确保测试操作时的空间和人员安全。根据待测区域的位置和深度预先计算好需要加装取气管4的数量。将需要加装的取气管4与取样管3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烧嘴二次风口插入加热炉5炉内。当最前端取气管4到达指定测量点位时,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开始工作,将指定区域的炉气抽入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进行检测,检测出相应的炉气成分。
参见图2-图4所示,取气管4的出口处采用外螺纹结构与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的取样管3连接,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1的取样管在管口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该取气管4的出口采用外螺纹结构与下一段需要连接的取气管4进行连接,保证取气管4的总长度能够达到检测要求。取气管4采用耐高温的镍烙合金无缝钢管制成,内径和外径与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取样管3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采用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和特制取气管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测量的不同深度区域(加热炉宽度方向),将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与不同长度的取气管连接;按照测量的不同加热段(加热炉长度方向),将取气管在相应位置烧嘴的二次风口插入,通过取气管将指定位置的炉气吸入便携式烟气成分分析仪,检测出炉气的成分组成和空间分布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检测O2、CO、CO2、NOX、SO2等几种加热炉内常见的主要气体成分,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加装其它气体检测探头。本实用新型提提供的加热炉内炉气成分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方便、全面的实现加热炉炉内多气体成分的检测,指导加热炉操作,提高加热效率并降低氧化烧损。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6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升降装置的用于油品氧化安定性研究的系统
- 下一篇:蓝牙手机甲醛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