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润滑剂自动加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399.X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N7/14 | 分类号: | F16N7/14;F16N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润滑剂 自动 加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润滑领域,提供了一种向机械零件摩擦副自动加注润滑剂的活塞式润滑剂自动加注器。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因为在工作过程中传递力和运动,与其他机械零件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自身也会被磨损,为了减少摩擦磨损需要在摩擦面间加入润滑剂,常用的润滑剂为润滑脂或润滑油。相对于人工直接加注,借助于自动装置向机械零件施加润滑剂常常具有污染少、加注准时、计量准确、操作成本低、适用环境范围广等一系列优点。活塞式润滑剂加注器,即利用活塞的运动而挤压润滑剂,使其到达被润滑机械零件,是润滑剂加注装置工作的一种基本方式,而驱动活塞的方法一般有弹簧驱动、机构驱动和电化学或化学学反应气体驱动。机械机构驱动具有工作可靠、无耗材、易实现等优点。专利多点自动注脂器(专利号201120123740.6)中使用的活塞驱动装置用的是圆柱凸轮机构。
专利201120123740.6中所用圆柱凸轮机构中含回动弹簧,以使从动杆在回程时保持与凸轮接触。但从动杆回程时弹簧的回弹力源于进程时凸轮对弹簧施力并使其压缩变形而积蓄的弹性势能。压缩弹簧必然增加功率输出,若电源使用型号一定的电池,这势必减少加注器的工作时间或可加润滑剂的总量,或在工作时间和加注总量一定时,因功率需求增加而使用体积更大的电池,使加注器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活塞式润滑剂自动加注器,使用端面平板沟槽凸轮驱动活塞,零件少,功率要求低,用于以电池驱动的单点自动润滑系统时优势明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活塞式润滑剂自动加注器,包括端面平板沟槽凸轮、凸轮从动杆、活塞、油缸、隔板、上盖及电机,所述上盖和所述隔板形成一空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油缸上部,所述空腔内、隔板上设有电机和凸轮轴承座,所述端面平板沟槽凸轮的转轴装于所述凸轮轴承座的轴承孔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端面平板沟槽凸轮转动,所述凸轮从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端面平板沟槽凸轮相联,另一端穿过所述隔板上的导向轴承孔进入所述油缸并与所述活塞相联,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油缸内,所述油缸底部设有出油孔。
进一步,所述凸轮从动杆一端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设有滚子,所述凸轮从动杆通过所述滚子、销轴与所述端面平板沟槽凸轮联接。
进一步,所述隔板设有导向轴承,所述凸轮从动杆穿过所述导向轴承。
进一步,所述凸轮从动杆下部设联接段,联接段下部设螺纹段。所述从动杆联接段上套装平垫圈,该平垫圈位于活塞上方且其内径小于凸轮从动杆上部直径而其外径大于凸轮从动杆上部直径。所述活塞中央设通孔,该通孔由直径不等的上、下两段组成,上段直径小,下段直径大。所述凸轮从动杆螺纹段穿过所述活塞中央通孔的上段,所述凸轮从动杆联接段与所述活塞中央通孔上段形成配合,且前者直径小于后者直径。在所述凸轮从动杆上联接段的下方依次装有平垫圈、弹簧垫圈和螺母,该平垫圈的内径小于凸轮从动杆联接段直径, 而外径小于所述活塞中央通孔下段直径并大于活塞中央通孔上段直径。
进一步,所述活塞中央通孔上段的轴向长度和活塞上部的平垫圈厚度之和小于所述凸轮从动杆联接段的轴向长度,使活塞可以沿轴向相对于凸轮从动杆游移。
进一步,所述端面平板沟槽凸轮的沟槽轮廓形状使凸轮从动杆的运动规律符合等速运动规律,即当端面平板沟槽凸轮匀速转动时,凸轮从动杆作等速直线运动。
进一步,所述活塞中央通孔下段的下部设有塞子。
进一步,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所述空腔内、隔板上还设有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式润滑剂自动加注器零件少,功率要求低,能耗少,特别适用于单点小型自动加注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式润滑剂自动加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板上各零部件布置图。
其中,1——油缸; 2——活塞;
3——隔板; 4——上盖;
5——电机; 6——凸轮轴承座;
7——端面平板沟槽凸轮; 8——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3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保险箱的多功能执手
- 下一篇: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