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式节约型城市公路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341.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狄;邱波;张无畏;贾艳领;毛志刚;周群;施智;莫利君;农纪源;钟志钦;涂世伦;向桂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节约 城市 公路 隧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立体式节约型城市公路隧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原有道路,甚至是高速公路已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沈大、广佛、沪宁、京津塘、京珠、沪杭等高速公路,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时常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此不得不考虑对原有公路进行改扩建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另外,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如北京、杭州、西安、桂林、苏州等地区,同样出现了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的现象,特别是节假日,拥堵现象更甚,严重制约了当地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人们舒适出行的需求,为此,不少城市都进行了城市主干道的改扩建,以满足日益增大的交通需求。作为线路咽喉的隧道,在改扩建过程中毫无疑问成为控制性工程。
现有的隧道设计中,隧道内各车道及人行道采用传统的平行布置方式,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方的大部分空间将不能有效利用,浪费严重;同时致使隧道较大的宽高比,不利于结构受力。因此,在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我们急需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公路隧道由于横断平行布置而产生一系列问题的隧道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立体式节约型城市公路隧道。在不降低标准、不降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非机动车道上方设置人行道的方式,从而形成立体交通,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缩小隧道跨度,减小宽高比,改善结构受力,节省投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式节约型城市公路隧道,包括隧道衬砌、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其中,所述的人行道设置在非机动车道的正上方,人行道在隧道洞口处的两端设有步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充分利用了非机动车道上方的空间:将人行道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上方,形成一个简单的立体交通;且在不降低标准、不降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该方案与传统隧道相比,节约空间,缩小了隧道跨度,减小宽高比,使隧道横截面更接近圆形,有效改善结构受力,节省投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人行道主要由人行道横梁I、人行道悬吊柱和人行道横梁II构成;所述的人行道横梁I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隧道侧面的隧道衬砌中,另一端与人行道横梁II固定连接;所述的人行道悬吊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隧道上方的隧道衬砌中,另一端与人行道横梁II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上在所述的人行道横梁I上铺设人行道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人行道在靠近机动车道的一侧设有人行道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在不降低标准、不降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在非机动车道上方设置人行道的方式,从而形成立体交通,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缩小隧道跨度,减小宽高比,改善结构受力,节省投资。
2.根据对比分析,与传统隧道相比,单洞节约空间8.73 ㎡,约占9.28%;与传统隧道相比,单洞跨度缩小2.274m,约占15.36%;与传统隧道相比,宽高比减小0.341,约占17.78%;与传统隧道相比,更接近于圆形结构,更有利于改善结构受力;与传统隧道相比,规模减小,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传统隧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人行道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隧道衬砌,2-机动车道,3-非机动车道,4-人行道,5-步梯,6-人行道横梁I,7-人行道悬吊柱,8-人行道护栏,9-人行道横梁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一种立体式节约型城市公路隧道,包括隧道衬砌1、机动车道2、非机动车道3和人行道4;其中,所述的人行道4设置在非机动车道3的正上方,人行道1在隧道洞口处的两端设有步梯5。所述的人行道4主要由人行道横梁I 6、人行道悬吊柱7和人行道横梁II 9构成;所述的人行道横梁I 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隧道侧面的隧道衬砌1中,另一端与人行道横梁II 9固定连接;所述的人行道悬吊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隧道上方的隧道衬砌1中,另一端与人行道横梁II 9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人行道横梁I 6上铺设人行道板。所述的人行道4在靠近机动车道2的一侧设有人行道护栏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3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