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208.8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8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红李万红;李正;姜喜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万红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21/00;F26B23/10;F24J2/34;F24J2/38;F2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立体 循环 烘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的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
背景技术
在生产实践中,烘房是常规的设备。但常规烘房存在诸如耗能大、烘干周期长、容量小的问题。如果把常规能源的烘房改成采用太阳能源的,烘房温度能在那60-180℃范围可控的,容量可根据生产规模而定的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定为是很有市场前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一种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的领域,特别是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
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由太阳能系统及烘房系统二部分组成,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包括,采能系统(01)、传输系统(02)、能调系统(03)、监控系统(04)、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99)、冷媒式太阳能板(113)、热媒贮罐(80)、热媒锅炉(78)、电源自动切换开关(76)及国家电网(75);所述的烘房系统,包括,除湿器A(60)、加热箱(61)、加热箱保温层(62)、热泵风机(63)、热媒回路(64)、热媒盘管(65)、蒸汽回路(69)、蒸汽回路(69)、烘房保温层(67)、烘料入口(73)、立体弯道式输送机(70)、热风管口(71)、循环烘干房(72)、烘料出口(74);温度60-180℃可调,容量大小可选、采用蒸汽、热风、流动烘料的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是很具市场前景的节能环保型的革新烘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能效率高,运转成本低。本发明采用实时跟踪阳光轴、透镜群聚光、冷媒箱散热、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采能的综合技术,兼得光伏发电及冷媒散热的二种太阳能转换能,能源自给自足,运营成本自然降低。
热效率高。循环加热的特点就是能源的回收后的再利用,把能源的消耗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容量大,烘干快。采用立体弯道式输送机,有效提升烘房的容积率。容积率提高后可间接增加烘料在烘房中的滞留时间,从而保障了烘料的烘干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述说如下。
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由太阳能系统及烘房系统二部分组成,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包括,采能系统(01)、传输系统(02)、能调系统(03)、监控系统(04)、冷媒式太阳能悬臂塔(99)、冷媒式太阳能板(113)、国家电网(75)、电源自动切换开关(76)、蓄、变、配电房(77)、热媒锅炉(78)、加热器(79)、热媒贮罐(80)、冷媒泵站(81)、总控制室(82)及液压泵站(83);所述的烘房系统,包括,除湿器A(60)、加热箱(61)、加热箱保温层(62)、热泵风机(63)、热媒回路(64)、热媒盘管(65)、蒸汽回路(69)、蒸汽回路(69)、烘房保温层(67)、烘料入口(73)、立体弯道式输送机(70)、热风管口(71)、循环烘干房(72)、烘料出口(7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立体循环烘房,具有蒸汽盘管(68)循环加热烘房空气、热泵风机(63)将经加热箱热(61)加热并除湿的热风,循环注入烘房及采用立体弯道式输送机(70)流动加热烘料的特点;所述的蒸汽循环的热能,来自所述的热媒锅炉(78),由蒸汽回路(69)中的输入端,接入烘房中的蒸汽盘管(68)输入口,经加热降温后的蒸汽,从蒸汽盘管(68)的回流口与蒸汽回路(69)的回路端相接通,构成蒸汽循环加热的通路;所述的蒸汽盘管(68),安装于烘房保温层(67)中;所述的热媒循环的热能,来自热媒贮罐(80);所述的热媒循环,是通过热泵风机(63)实现的;所述的热泵风机(63)两端,设有采用热媒盘管(65)加热的二个加热箱(61);所述的二个加热箱(61),分别通过除湿器A、除湿器B(66)与抽气管口及热风送管(71)相连接;所述的热泵风机(63),将通过除湿器A(60)及除湿器B(66)除湿的热风,对烘房实施强制性的循环加热;所述的加热箱(61)的外部,包被有加热箱保温层(62);所述的立体弯道式输送机(70),设上中下三条弯道;所述的上中下三条弯道,架设于立体弯道式输送机架(71)上,达到立体烘料的设计要求;设定烘料在循环烘房的滞留时间为60分钟,所述循环烘干房,设有烘料入口(73)及烘料出口(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万红,未经李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