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级岩心抓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124.4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晖;康克利;谢正森;朱玉锋;李浪;谢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5/00 | 分类号: | E21B25/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开***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岩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心抓心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两级岩心抓心装置。
背景技术
取心技术已在各油田应用多年,经过多年注水开采,地层物性较初始变化较大,有些地层疏松,胶结成型差,岩心爪不易抓牢岩心,有些地层交接强度高,需要经过多次割心才能将岩心割断,且有时候岩心会滑脱,给取心收获率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级岩心抓心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装置岩心不易抓牢、需多次割断岩心和岩心会滑脱而影响取心收获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两级岩心抓心装置,包括一级爪套体和二级爪套体;二级爪套体的下部内侧和一级爪套体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一级爪套体的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一级锥面,二级爪套体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二级锥面,二级锥面的下端内径小于一级锥面的上端内径,在二级锥面上套装有二级岩心爪,在一级锥面上套装有一级岩心爪。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一级岩心爪的内侧面上沿圆周和沿轴向分别分布有相互交叉的至少6道的径向槽和至少10道的轴向槽;在二级岩心爪的内侧面上沿圆周和沿轴向分别分布有相互交叉的至少6道的径向槽和至少10道的轴向槽。
上述径向槽的槽深为5毫米至8毫米;轴向槽的槽深为3毫米至5毫米。
上述一级锥面的锥度为5度至10度;二级锥面的锥度为5度至10度。
上述一级锥面的锥度为6度;二级锥面的锥度为6度。
上述一级锥面和二级锥面之间形成环形挡块安装槽,在环形挡块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环形挡块;环形挡块的内径大于二级锥面的下端内径,环形挡块的内径小于一级锥面的上端内径。
上述二级爪套体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二级爪套体和一级爪套体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一级爪套体、二级爪套体、一级岩心爪和二级岩心爪的配合使用,增大了与岩心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割心时能较快割断岩心,且岩心不易滑脱,从而提高了取心收获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一级爪套体,2为二级爪套体,3为一级锥面,4为二级锥面,5为二级岩心爪,6为一级岩心爪,7为环形挡块,8为径向槽,9为轴向槽,10为上挡环,11为取心内筒,12为岩心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两级岩心抓心装置包括一级爪套体1和二级爪套体2;二级爪套体2的下部内侧和一级爪套体1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一级爪套体1的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一级锥面3,二级爪套体2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二级锥面4,二级锥面4的下端内径小于一级锥面3的上端内径,在二级锥面4上套装有二级岩心爪5,在一级锥面3上套装有一级岩心爪6,一级岩心爪6和二级岩心爪5均采用现有公知的岩心爪。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两级岩心抓心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在一级岩心爪6的内侧面上沿圆周和沿轴向分别分布有相互交叉的至少6道的径向槽8和至少10道的轴向槽9;在二级岩心爪5的内侧面上沿圆周和沿轴向分别分布有相互交叉的至少6道的径向槽8和至少10道的轴向槽9。这样,分布在一级岩心爪6和二级岩心爪5的内侧面的径向槽8和轴向槽9便于更好的抓牢岩心。
根据需要,径向槽8的槽深为5毫米至8毫米;轴向槽9的槽深为3毫米至5毫米。
根据需要,一级锥面3的锥度为5度至10度;二级锥面4的锥度为5度至10度。
根据需要,一级锥面3的锥度为6度;二级锥面4的锥度为6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中压配电网络的单相故障的改进保护系统
- 下一篇:尾门的内手柄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