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介质储能及循环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1872.9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桢;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桢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 地址: | 2122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介质 循环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热传导循环装置,属于热传导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加热装置,利用电能对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再通过导热介质传导对等加热的产品进行加热。传统的反应釜工作时,完全依靠电能对常温状态下的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电能消耗大,且升温速度慢,对产品的品质有较大影响;不加热时,温度下降,大量的热被浪费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介质储能及循环加热装置,本加热装置可对反应釜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大大节约了电能;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导热介质储能及循环加热装置,其中,包括反应釜,储能装置,所述反应釜的进油口与所述储能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相通,所述反应釜的出油口与所述储能装置的进油口通过第二管道相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循环装置。
上述的导热介质储能及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循环装置为泵或单向阀。
上述的导热介质储能及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储能装置为罐体,所述罐体外周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反应釜的进油口与所述储能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相通,所述反应釜的出油口与所述储能装置的进油口通过第二管道相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循环装置,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形成循环管路,反应釜需要冷却时,可先将加热的导热介质存储在储能装置内,当反应釜需要加热时,再将储能装置内的导热介质循环到反应釜内,对导热介质的余热进行利用,减少电资源的消耗,大大节约的能源;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导热介质储能及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反应釜1,储能装置2,所述反应釜1的进油口与所述储能装置2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3相通,所述反应釜1的出油口与所述储能装置2的进油口通过第二管道4相通,所述第二管道4上设有循环装置5。反应釜1需要冷却时,可先将加热的导热介质存储在储能装置2内,当反应釜1需要加热时,再将储能装置2内的导热介质循环到反应釜1内,利用导热介质的热量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对导热介质的余热进行充分利用,减少电资源的消耗,大大节约的能源;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循环装置5为泵或单向阀。
所述储能装置不受限制,可以是存储罐也可以是另一个待加热的反应釜,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2为罐体,所述罐体外周设有保温层21。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桢,未经王兆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8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速度自适应测量装置
- 下一篇:深海原位观测站采集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