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摄影摇臂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268.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牟文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雷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8 | 分类号: | F16M11/18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摄影 摇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影视承托设备,特别是指一种伸缩摄影摇臂。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572519.4公开了一种电控伸缩摇臂,其包括多节臂身,各节臂身通过关联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所述臂身为四节,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静止的第四臂身以及可伸缩的第三臂身、第二臂身、第一臂身,其中第三臂身为所述驱动臂身,驱动臂身通过钢丝绳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拖动所述驱动臂身使位于驱动臂身内侧的其它臂身牵连移动,相邻的所述各节臂身之间的相对位移相同。该伸缩摇臂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该伸缩摇臂伸出机构和缩回结构相互交叉设置,结构凌乱,导致安装和售后拆卸过程冗繁,不便使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伸缩摇臂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和维修的伸缩摄影摇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伸缩摄影摇臂,包括四节臂身,该四节臂身由定臂、第一动臂、第二动臂、第三动臂从外到内依次套接而成,所述四节臂身上设有伸出机构和缩回机构,该伸出机构和缩回结构位于所述臂身的相对两侧且相互独立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伸出机构由三组定滑轮组构成,所述缩回机构由二组定滑轮组和缩回卷绳构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三组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组、第二定滑轮组以及第三定滑轮组,所述第一定滑轮组为位于所述定臂上的第一定滑轮和缠绕于该第一定滑轮上的伸出卷绳;所述第二定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动臂上的第二定滑轮和缠绕于该第二定滑轮上的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三定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动臂上的第三定滑轮和缠绕于该第三定滑轮上的第二钢丝绳。
作为优选地,该伸出卷绳的一个绳头连接卷轮,另一个绳头为伸出定绳头,该伸出定绳头固定到第一动臂上;该第一钢丝绳的第一定绳头位于第二动臂上,第一动绳头于定臂上;所述第二钢丝绳的第二定绳头位于第三动臂上,第二动绳头位于第一动臂上。
作为优选地,所述二组定滑轮组包括第四定滑轮组和第五定滑轮组;该第四定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动臂上的第四定滑轮和缠绕于该第四定滑轮上的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五定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动臂上的第五定滑轮和缠绕于该第五定滑轮上的第四钢丝绳。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三钢丝绳的第三定绳头位于所述第三动臂上,第三动绳头位于所述第一动臂上;所述第四钢丝绳的第四定绳头位于所述第二动臂上,第四动绳头位于所述定臂上;所述缩回卷绳的一个绳头连接卷轮,另一个绳头为缩回定绳头,其固定到第一动臂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伸出机构和缩回结构位于臂身的相对两侧且相互独立设置,代替现有技术中伸出机构和缩回结构相互交叉设置,布局简单,结构合理,便于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臂身和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缩回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
定臂10 第一动臂11 第二动臂12 第三动臂13
第一定滑轮21 第二定滑轮22 第三定滑轮23 第四定滑轮24
第五定滑轮25 伸出卷绳30 伸出定绳头301 第一钢丝绳31
第一定绳头311 第一动绳头312 第二钢丝绳32 第二定绳头321
第二动绳头322 第三钢丝绳33 第三定绳头331 第三动绳头332
第四钢丝绳34 第四定绳头341 第四动绳头342 缩回卷绳35
缩回定绳头3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4所示,所述伸缩摄影摇臂,包括四节臂身,该四节臂身由定臂10、第一动臂11、第二动臂12、第三动臂13从外到内依次套接而成,所述四节臂身上设有与卷轮连接的伸出机构和缩回机构,所述伸出机构和所述缩回结构位于所述臂身的相对两侧且相互独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雷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雷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形配件
- 下一篇:一种铜铝焊点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