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1012.5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东;谢建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建富;俞晓东 |
| 主分类号: | E02D5/12 | 分类号: | E02D5/12;E02D5/18;E02D5/1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高辉 |
| 地址: | 3154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桩之间相互连接结构,具体为一种H 型支护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维护工程和边坡稳定工程中,常采用多个钢筋混凝土圆形桩结合水泥搅拌桩之后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也有采用多个T形桩或采用SMW工法制成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形成围护墙。由于钢筋混凝土圆桩、T形桩和SMW工法生产的水泥搅拌桩插入土壤后形成的维护墙时,桩与桩之间必然存在间隙,但是在河堤、水坝等地方需要多个支护桩彼此相邻紧凑无间隙的安插在地面上,所以现有技术的支护桩并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申请人于2012-09-14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201220469617.4的一种H型支护桩,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 型支护桩,包括由预应力钢筋、箍筋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支护桩本体,所述支护桩本体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和连接于两个翼缘之间的腹板构成的H 形;所述的支护桩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端板和桩套箍,端板设于支护桩本体的端面上,所述的预应力钢筋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桩套箍与端板固定连接或一体制造成型并套合在支护桩本体的端部;本H型支护桩具有种造价低、施工快,且抗弯、抗剪强度高等特点;但是面对多个相邻H型支护桩之间的连接时,相邻的H型支护桩之间会形成缝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维护墙、河堤、水坝防泄或防浪的可紧密贴合的H 型支护桩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 型支护桩的连接结构,它包括包含套箍的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和包含套箍的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所述的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与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为拼接结构。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拼接结构的支护桩连接结构,一方面是采用横截面是H型的管桩,桩体在与周围的基坑接触时,整个H型桩都可以作为接触面,从而使得整个翼缘都作为受力面,因此,具有更强的抗弯、抗剪能力;同时,由于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和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两端设有套箍,使得H型支护桩本体的稳定性提高,由于H型支护桩之间为拼接结构使得贴合紧密,还保证了支护桩可安装在维护墙、河堤、水坝防泄或防浪。
作为优选,所述的拼接结构是指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两侧均设有凹槽、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两侧也均设有与凹槽相吻合的凸条,所述的设在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套箍与设在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套箍焊接;这样的凹槽和凸条的卡和可以保证H形支护桩在做维护墙时的受力在各个方向上的均匀性,同时还在河堤、水坝等地方需要多个支护桩彼此相邻紧凑的安插在地面上,又由于套箍之间的焊接使得第一支护桩本体和第二支护桩本体可以贴合紧密达到有效的防泄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拼接结构是指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翼缘的左侧和下翼缘的左侧均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翼缘的右侧和下翼缘的右侧均设有凸条,所述的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翼缘和下翼缘的左侧均设有与凸条相吻合的凹槽,所述的第二支护桩本体的上翼缘的右侧和下翼缘的右侧均设有凸条,且所述的设在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套箍与设在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套箍焊接;本优选和上一个优选结构类似,所起到的优点与第一优选的优点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H 型支护桩的连接结构还包括钢管,所述的拼接结构是指所述的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下翼缘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上、下翼缘的左右两侧也均设有凹槽,所述的钢管设在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上的凹槽和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上的凹槽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设在第一H型支护桩本体的套箍与设在第二H型支护桩本体的套箍焊接;这样的拼接结构虽然在固定支护桩时使用了钢管作为辅助,但是更增加了支护桩之间的受力程度和方向性,对于在对支护桩要求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第一H型支护桩上翼缘上的凹槽和第二H型支护桩翼缘上形成的凹槽实际上和钢管有一定的卡和的效果,这样的凹槽与钢管卡和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H形支护桩在做维护墙时的受力在各个方向上的均匀性,且可以保证支护桩的安装以后受力以后仍然可以保持很好的方向性,同时还在河堤、水坝等地方需要多个支护桩彼此相邻紧凑的安插在地面上,又由于套箍与套箍之间的焊接使得整个支护桩形成的维护墙等设施的牢固性和密闭性很高,钢管在施工中可以在管中注入高压水后压入,也可以采用直接压入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第一H 型支护桩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建富;俞晓东,未经谢建富;俞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风电场储能接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