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电筒的角度调整定位夹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472.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吕维伦;吴家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维伦;吴家盛 |
主分类号: | F21V21/088 | 分类号: | F21V21/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雷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电筒 角度 调整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手电筒的角度调整定位夹扣,特别是针对一种可随身配戴手电筒的定位结构,尤其涉及可自由转动手电筒在使用者身上的投光角度,并能够稳固定位手电筒于该投光角度而不易晃动、脱落的定位夹扣。
背景技术
手电筒在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必备的紧急照明工具,由于手电筒具有携带方便、耗电量低、以及使用场所不易受限等优点,因此在应用上十分广泛,举凡停电、风灾、雨灾或地震等情况下,以及巡逻、登山或救灾期间,都有可能应用的上。
传统采用灯泡作为光源的手电筒的体积通常较大,随身携带时一般是以手持为主,不容易配戴于使用者身上,但由于LED技术不断提升,目前采用LED作为光源的手电筒的体积已大幅缩小,且轻量化,相当适合配戴于使用者身上。
且知,为了方便将手电筒配戴于身上,市面上已存在一种手电筒的定位夹扣结构,主要是于一座体两端分别设置一固定套及一扣夹,该固定套通常采用塑料或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圈型或C字型,可供夹持、套置定位手电筒,而该扣夹一般可为夹片或固定夹等型态。
平时,可利用扣夹以卡扣或夹持等方式将座体固定于使用者的服装上、以及帽子的帽沿、腰带或背包等配件上,一般主要是固定于使用者的腰带上,且手电筒可供夹持或套置于固定套内;使用时,只需将手电筒自固定套上施力抽离即可。
然而,对于上述传统配戴于使用者身上的手电筒定位夹扣结构而言,不论是利用该座体的扣夹将手电筒固定于使用者的服装或腰带上,或者固定于使用者的帽子的帽沿或背包上,都无法自由调整手电筒的投光角度,举如:当手电筒配戴于使用者的服装或腰带上时,只能对地面或天空投光,当手电筒安装于使用者的帽子的帽沿或背包上时,也只能对前方或后方投光。
因此,现有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已揭露一种将固定套枢接于座体上的定位夹扣结构,而使手电筒能够随着固定套于座体上自由枢转,如此可依使用需求自由调整手电筒的投光角度。
当手电筒由定位夹扣配戴于使用者身上时,即可调整手电筒对前方投光,以利于空出双手进行各种作业;惟其缺点在于,手电筒仍存有一定重量,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固定套与座体之间发生松动,而造成手电筒四处转动或晃动等情形,且由于有些固定套的枢接方式,是将固定套的枢轴穿透座体而显露于扣夹一侧,容易对使用者的服装、配件(例如,帽子的帽沿、腰带或背包)等被附着物表面造成磨损。
此外,现有更为先进的技术中,也揭露一种将固定套以磁吸方式活动配置于座体上的定位夹扣结构,主要是在固定套及座体内各自埋设一磁铁,由磁铁的磁力将固定套定位于座体上,并由此自由调整手电筒的投光角度,此举虽然没有上述手电筒四处转动或晃动、以及对使用者的服装、配件表面造成磨损等问题;惟其缺点在于,所述埋设有磁铁的固定套并不足以有效抵抗外力的推动,容易随着手电筒被外物勾落,导致手电筒遗失,故亟待加以改善。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特以其专门从事手电筒相关配件的生产、制造及设计的多年经验,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电筒的角度调整定位夹扣,特别是可自由转动手电筒在使用者身上的投光角度,并能够稳固定位手电筒于该投光角度而不易晃动、脱落的定位夹扣,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的诸多缺失。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的角度调整定位夹扣,包含一座体,该座体两端分别设有一用以定位外部手电筒的固定套,以及一用以定位该座体的扣夹,其中:
该座体具有相互间隔的一枢接部及一连接部,该固定套的一背面枢置于枢接部,该扣夹设于连接部,且所述固定套与枢接部之间,设有能够分度干涉所述固定套与枢接部相对枢转角度的至少一凹凸干涉结构,以提供该固定套与座体间的相对定位角度。
其中,该凹凸干涉结构由设于所述固定套与枢接部之间的至少一凸部及一相对应的凹部所形成。
藉由上述,平时可利用扣夹以卡扣或夹持等方式将座体固定于使用者的服装、配件(例如,帽子的帽沿、腰带或背包)等被附着物上,该手电筒可供夹持或套置于固定套内,致使手电筒由固定套枢接于座体上。
使用时,可将手电筒自固定套上施力抽离取用,也可在不将手电筒自固定套上取出的情况下,徒手转动手电筒,而使手电筒随着固定套于座体上自由枢转,如此可依使用需求自由调整手电筒的投光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维伦;吴家盛,未经吕维伦;吴家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的内凹形状脱水孔内筒
- 下一篇:一种直接喷淋吸热回收热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