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132.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谢许祥;尹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祥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四川泽坤律师事务所 51225 | 代理人: | 曹洪光 |
地址: | 61133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回转 铸件 浇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属于机械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树脂砂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铸件结构的不同,工艺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铸件的生产成本。目前对圆形对称的回转体结构铸件,通常采用的是从外圆周法兰边缘进铁水,所谓圆形对称的回转体结构如井盖、飞轮等圆形铸件结构。如一种HT250端盖,其结构为一个有中孔的圆形回转体,铸件单重370kg,主要壁厚60-70mm;按传统的工艺设计,从圆形回转体外圆周法兰边缘进铁水,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在中间部位厚壁处设置冒口补缩。这种工艺能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但由于采用了冒口补缩,工艺出品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系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改变浇注系统和进铁水位置,取消大冒口补缩,从而提高铸件的出品率,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系统,包括上砂箱和下砂箱,上砂箱中有上砂型,下砂箱中有下砂型,上砂型与下砂型合型构成圆形回转体铸件浇铸模型腔,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模型腔中心有竖直设置的直浇道,直浇道下部末端有横向设置、风车形均匀布置的内浇道。
所述内浇道有六条。
所述直浇道末端是半球形窝座。
所述直浇道和内浇道位于上砂型和下砂型中心的砂芯中心部。进一步所述直浇道位于上砂型的砂芯轴中心,所述内浇道位于上砂型与下砂型砂芯轴中心结合部。
所述上砂箱和下砂箱结合后形成的的浇注模型外形为圆形。
上述浇注系统铸型浇注时铁水浇道采用在浇注模型腔中心设置,包括直浇道和内浇道,直浇道与浇口杯连接,直浇道竖直设置方便铁水进入;直浇道末端设置有风车形均匀布置的内浇道,所谓风车形均匀布置的内浇道是在直浇道末端四周均匀设置发散状、如风车叶片布置的通道,通道一端与直浇道连通、另一端与砂型形成的浇注模型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本实用新型利用圆形回转体铸件的特殊结构,在上砂型和下砂型中心的砂芯中心部设计浇注系统的重要结构浇道。由于圆形回转体铸件的中间部位热节最大,通过中注式浇注系统,铸型浇注从热节部位进铁水,铁液冷却按“顺序凝固”的原则进行补缩,这就不需要冒口也同样能获得致密的铸件。同时,砂箱可根据铸件的结构设计成圆形砂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浇注系统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浇注系统铸型的一种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铸件浇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浇道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砂箱合型后外形示意图;
图6是现有浇铸系统示意图。
图中,01是铸件,02是直浇道,03是内浇道,04是窝座,05是上砂箱,06是下砂箱,07是上砂型,08是下砂型,09是浇口杯,10是冒口,11是底注式直浇道,12是底注式横浇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
如图所示,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系统,包括上砂箱05和下砂箱06,上砂箱05中有上砂型07,下砂箱06中有下砂型08,上砂型07与下砂型08合型构成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模型腔,圆形回转体铸件浇注模型腔中心有竖直设置的直浇道02,直浇道02下部末端有横向设置、风车形均匀布置的内浇道03。
本例内浇道03有六条。直浇道02末端是半球形窝座04。直浇道02和内浇道03由上砂型07和下砂型08中心的砂芯雕空形成。
直浇道02位于上砂型07的砂芯轴中心。内浇道03位于上砂型07与下砂型08砂芯轴中心结合部。
上砂箱05和下砂箱06的外形为圆形。
以某HT250端盖浇注为例,如图图1至图5,HT250端盖浇注系统,包括端盖01,直浇道02,内浇道03,窝座04,上砂箱05,下砂箱06,上砂型07,下砂型08,浇口杯09,在上砂型07中部有砂芯,下砂型08中部有砂芯。直浇道02在上砂型07中部砂芯内雕空形成,内浇道03在上砂型07与下砂型08砂芯轴中心结合部由砂芯雕空形成,窝座04在下砂型08砂芯上端面形成,设置窝座04的目的是缓冲铁水,减轻铁水对直浇道02底部砂型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祥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祥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塞棒防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内花键轴外圆跳动精度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