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头枕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839.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头枕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上的重要安全部件,需要提供给乘员支撑、定位、舒适性及安全保护。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头枕,座椅头枕在给乘员提供头部休息的同时,更要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吸收能量保护乘员头部,是降低撞机对乘员颈部伤害的重要装置。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现有座椅头枕包括头枕11、支撑头枕11且外露在头枕的同一侧的两个平行的头枕杆13及分别与对应头枕杆13相互套接的两个导套15。其中一个头枕杆13上设有卡槽131,而对应的一个导套15内设有与卡槽131配合固定的卡凸151。这样,通过其中一个头枕杆13的卡槽131与对应的导套15的卡凸151的固定卡合,以实现头枕11的固定。然而,头枕11是通过其中一边的头枕杆13与对应导套15的单边锁紧来固定,而另一边的头枕杆11仍然处于自由状态。当头枕11出现晃动现象时,目前只能单纯采用调整头枕杆13与对应导套15之间的配合间隙方式减小晃动,但法规对头枕杆13与导套15之间的插拔力有强制要求,单纯依靠调整头枕杆13与对应导套15之间的配合间隙会增大插拔力进而导致客户抱怨。并且仅仅通过调整头枕杆13与导套15之间的配合间隙并不能完全消除头枕11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头枕晃动且不会增加插拔力的座椅头枕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头枕,其包括头枕、两根头枕杆及两个导套;每一根所述头枕杆上均设有多个卡槽;每一个所述导套内均设有多个固定凸扣;每一根所述头枕杆固定插入对应的所述导套内,且所述固定凸扣卡固于对应的所述卡槽。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导套包括一个贯穿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固定通孔,所述固定凸扣凸设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固定凸扣均为对应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上间隔均匀设置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每一所述头枕杆上。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头枕杆由一根杆子弯折成U形而成。
进一步地,每一根所述头枕杆的第一端均固定于所述头枕;且每一根所述头枕杆的第二端固定插入对应所述导套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车身及安装在所述车身内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上述座椅头枕。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靠背骨架,且每一个所述导套均固定于所述靠背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头枕及汽车通过两根头枕杆的卡槽与对应导套的固定凸扣卡固而固定头枕,使得两根头枕杆均处于固定状态,改善了头枕通过其中一边的头枕杆与对应导套的单边锁紧固定带来的晃动问题。并且,只是通过在两根头枕杆上均设卡槽和在两个导套上均设固定凸扣来达到改善头枕晃动问题,没有改变头枕杆与导套之间的装配间隙或者增加零件,因此不会增加插拔力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现有座椅头枕的结构示意图,该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杆及导套;
图2表示的是图1中的头枕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的是图1中头枕杆与导套配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图4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座椅头枕的结构示意图,该座椅头枕头枕杆及导套;
图5表示的是图4中的头枕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表示的是图4中头枕杆与导套配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图未示)及安装在车身内的座椅2,且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头枕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存储系统及其刹车装置
- 下一篇:电机驱动的轮边减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