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式按钮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560.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华;李东兵;陈雄伟;杨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奥特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56 | 分类号: | H01H13/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钮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小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式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内饰仪表上需要大量使用带自锁结构的开关来控制汽车上电路的通断,然而现有带自锁结构开关普遍存在内部结构复杂的特点,其往往单独设有自锁结构,比如在外壳上设置自锁轨迹,或者在滑块上设置勾簧与桃心结构配合的方式,来实现按钮的自锁功能。传统的按钮自锁结构占用开关的空间比较大,在体积小的开关内部难以布置。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473556.9,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警告开关,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外壳,与外壳配合安装的按钮,按钮与外壳间设置有回位弹簧,由按钮带动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动触片,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静触片;在外壳上设置有桃心结构;在滑块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端部具有与桃心结构配合的弯曲结构。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扭簧和桃心结构结合来实现自锁功能,性能可靠,但是难以在体积小的开关内部进行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式按钮开关,解决了现有自锁式按钮开关结构复杂,难以在体积小的开关内部进行布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式按钮开关,包括底座,与底座相接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的上部设置有可沿所述壳体内壁上下移动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滑块上的按钮;所述滑块的下方设置有与微动开关的微动按钮相配合的倒扣结构。
进一步的,滑块与线路板之间还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线路板为PCB板。
更进一步的,按钮上设有贯穿滑块的凹槽,凹槽内安置有透光体;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一组发光二极管;微动开关的微动按钮上设置有与所述倒扣结构配合的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带自锁功能的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与滑块配合实现开关的导通,简化了开关的内部结构,无需单独安置自锁结构,同时通过倒扣结构使得滑块与微动开关的微动按钮牢牢配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2所示,一种自锁式按钮开关,包括底座7,与底座7相接的壳体4,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线路板6,所述线路板6上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微动开关8,该微动开关8的上部设置有可沿所述壳体4内壁上下移动的滑块3,以及设置在滑块3上的按钮1;所述滑块3的下方设置有与微动开关8的微动按钮相配合的倒扣结构9。
优选的,滑块3与线路板6之间还设置有回位弹簧5。线路板6为PCB板。
优选的,按钮1上设有贯穿滑块的凹槽,凹槽内安置有透光体2;所述线路板6上设置有一组发光二极管10。微动开关8的微动按钮上设置有与所述倒扣结构9配合的环形凹槽。
操作时,按下按钮,按钮带动滑块向下运动,滑块通过倒扣结构带动微动开关的微动按钮向下运动,实现电路的导通并实现自锁功能。再次按下按钮,微动开关回位,电路截止。在线路板上设置带自锁功能的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与滑块配合实现开关的导通,简化了开关的内部结构,无需单独安置自锁结构,同时通过倒扣结构使得滑块与微动开关的微动按钮牢牢配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奥特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奥特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