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带装置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59517.8 | 申请日: | 2013-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冯静;付翠强;于青松;宫百艳;李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B60R22/24;B60R22/26;B60R2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装置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带装置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安全带装置包括卷收器及绑在乘员身上的安全织带。卷收器包括与安全织带的一端相连卷轴、为卷轴提供旋转作用力或扭矩作用力的卷轴及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停止卷轴的旋转的锁定机构。当发生车祸或紧急情况下,在卷收器的作用下,安全织带被拉紧,且锁定机构卡死卷轴,防止安全织带被拉伸,从而把乘员固定在椅子上,避免乘员与车辆内饰、其他乘员或车内物品形成二次碰撞,造成伤害。待冲击力的峰值过去,或者人已经能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时安全织带就会放松以免压伤人的肋骨。
安全带装置的作用及其原理是将大部分冲击作用力施加到相对来说比较强壮的胸腔和骨盆。撞击后乘员在惯性作用下,前冲严重,乘员与安全带织带接触的胸部、胯部受到安全织带的反作用力,以通过该反作用力对乘员提供必要的约束力,有效限制乘员位置,从而起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该反作用力的压力值不能过小,需要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对乘员提供必要的约束力。然而,相比较来说,乘员的胸部非常脆弱,受到大的压力时,会使骨骼和内脏受伤害,所以乘员的胸部处的反作用力的压力值又不能过大,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目前,市场上的安装带装置的安全织带对乘员的胸部和胯部的作用力一样大,均为满足对乘员提供必要的约束力,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乘员安全,但是过大的反作用力也同时伤害了乘员胸部处的骨骼和内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少对乘员胸部处的骨骼和内脏造成伤害的 安全带装置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装置,其包括编织而成的安全织带,所述安全织带包括作用于乘员胸部的肩带部分和作用于所述乘员胯部的腰带部分;所述腰带部分的延伸率小于所述肩带部分的延伸率。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部分的经纬密度高于所述肩带部分的经纬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织带上固定套设有一个安全带卡扣,且所述安全带卡扣位于所述肩带部分和所述腰带部分的相互交界处。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装置还包括卷收器,且所述肩带部分远离所述腰带部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卷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装置还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第一固定片,且所述第一固定片上设有一个供所述肩带部分自由穿过并移动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腰带部分远离所述肩带部分的第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固定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车身、安装在所述车身内的座椅及上述安全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装置及汽车通过腰带部分的延伸率小于肩带部分的延伸率,使得腰带部分产生较大的作用力限制乘员的位置,保证了乘员的安全;而同时使得肩带部分产生较小的作用力,使乘员胸部压力较小,以减少对乘员胸部处的骨骼和内脏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图未示)、安装在车身内的座椅(图未示)及安全带装置1。
安全带装置1包括编织而成的安全织带11。安全织带11包括肩带部分111 和腰带部分113;其中,肩带部分111和腰带部分113的延伸率不同,且腰带部分113的延伸率小于肩带部分111的延伸率。
安全带装置1佩戴后,安全织带11的腰带部分113位于人体的两胯之间,受力位置主要在胯骨;肩带部分111位于人体一侧胯部到另一侧肩部之间,受力位置主要在胸部。因为人体胯部的骨骼较坚硬,而胸部的骨骼比较脆弱,且胸腔内部还包有内脏,易受伤害。因此,胯部比胸部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对于安全织带11来说,延伸率越小,受力后产生形变越小,应力越大,对人体接触部位的作用力越大。因此,当发生意外时,由于腰带部分113的延伸率较小,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而使得乘员限制在座椅上,可以避免乘员过度前冲,保证了乘员的安全;由于肩带部分111的延伸率较大,产生的作用力较小,使乘员胸部压力较小,以减少对乘员胸部处的骨骼和内脏造成伤害。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肩带部分111和腰带部分113一体编织而成,但是肩带部分111和腰带部分113编织的经纬密度不同,且腰带部分113的经纬密度高于肩带部分111的经纬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