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浮式驱动桥新型试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197.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雷;郝锌;李自平;姚锡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陈泽斌;何强 |
地址: | 625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浮式 驱动 新型 试验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一种用于汽车疲劳台架试验的全浮式驱动桥新型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随着汽车事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越加激励,各汽车厂家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动力性、承载能力以及舒适性等等来吸引顾客的眼球。汽车台架试验是检验汽车安全质量问题的第一道关,几乎关系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随着汽车动力性能不断提高的趋势,且产品结构的千变万化,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驱动桥试验夹具。如一种驱动桥试验夹具,包括输入盘A、输出盘B、连接输入盘A与输出盘B的圆柱形连接轴C,输入盘A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驱动桥的输入盘螺栓孔D1,输出盘B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试验台的输出盘螺栓孔D2,如图1所示。驱动桥的凸起穿过输入盘中间的圆孔后进入连接轴,由于输入盘、输出盘与连接轴之间为一个整体的铸件,当后桥直径发生变化时,需要整体更换夹具。且连接轴只能满足较低载荷,夹具的实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载荷的全浮式驱动桥新型试验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浮式驱动桥新型试验夹具,包括输入盘、输出盘、连接轴,所述输入盘上设置有输入盘螺栓孔、后桥孔,输出盘上设置有输出盘螺栓孔,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在输入盘上,另外一端固定在输出盘,所述连接轴为多根相互平行的钢棒,钢棒两端分别均布于输入盘与输出盘的同心圆上。
所述钢棒有五根。
所述输入盘与输出盘上设置有与钢棒对应的焊接缝隙,所述钢棒通过焊接缝隙与输入盘、输出盘焊接连接。
所述输出盘中间设置有与输出盘同心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根钢棒增加了连接轴的受力面积,多根钢棒既能承受较大的扭矩、载荷,同时能够节约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A-输入盘,B-输出盘,C-连接轴,D1-输入盘螺栓孔,D2-输出盘螺栓孔,1-输入盘,11-输入盘螺栓孔,12-后桥孔,2-输出盘,21-输出盘螺栓孔,22-通孔,3-钢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3所示,全浮式驱动桥新型试验夹具,包括输入盘1、输出盘2、连接轴,所述输入盘1上设置有输入盘螺栓孔11、后桥孔12,输出盘2上设置有输出盘螺栓孔21,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在输入盘1上,另外一端固定在输出盘2,所述连接轴为多根相互平行的钢棒3,钢棒3两端分别均布于输入盘1与输出盘2的同心圆上。
多根钢棒3增加了连接轴的受力面积,多根钢棒3即能承受较大的扭矩、载荷,同时能够节约材料。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盘1、输出盘2的板厚,钢棒3的直径、钢棒3的个数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由于驱动桥有凸台,所以输入盘1上设置有让凸台伸入的后桥孔12,所以后桥孔12直径大于凸台直径。所述钢棒3与输入盘1、输出盘2可以采用焊接或可拆式固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驱动桥的凸台伸入后桥孔12,然后采用螺栓通过输入盘螺栓孔11与驱动桥的制动器底板螺栓孔将输入盘1与驱动桥连接。再用螺栓通过输出盘螺栓孔21将输出盘2与闭式驱动桥疲劳试验台设备连接。
输入盘1与输出盘2之间的钢棒3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个数,为了提高试验夹具的通用性,根据实际使用经验,作为优选的方式为,如图2、3所示,所述钢棒3有五根。
由于试验夹具在试验过程中要跟着驱动桥旋转,如果钢棒3与输入盘1、输出盘2之间采用可拆式连接,连接强度较低,为了提高钢棒3与输入盘1、输出盘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试验夹具的扭矩,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输入盘1与输出盘2上设置有与钢棒3对应的焊接缝隙,所述钢棒3通过焊接缝隙与输入盘1、输出盘2焊接连接。通过焊接缝隙将钢棒3焊接在输入盘1、输出盘2上,提高焊接面积,增加钢棒3的连接强度。
在满足试验夹具的整体强度和扭矩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材料,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所述输出盘2中间设置有与输出盘2同心的通孔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未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