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子参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533.5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婧;武子茜;王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子参 苗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苗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太子参苗床。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农业科研人员在研究中草药生理生化过程中,都要做对比试验,譬如在研究不同营养液施用对太子参生长影响的试验,按照传统种植方式,大多采用主副分区,直接掘穴种植,并采用的常规挖掘采收方式收种,这种种植方式给科学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第一,直接掘穴种植的株距和孔穴的深度没法保持一致,这将影响植株的发芽率和生长状况;第二,太子参的形态纺锤形,直径0.2~0.6CM,外皮淡黄色,此物理特性易导致采收过程中块根的遗落,造成实验材料的减少和不必要的浪费,最终致使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第三,传统挖掘采收法一次只能收一穴太子参,费时费力,上述问题对实验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会带来极大地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所以现有的种植方式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子参苗床,用于不同营养液施用对太子参生长影响的实验,种植过程中无需掘穴,只需在相关小区铺上苗床,按苗床孔隙量计数株距进行播种、覆盖施肥等步骤,使得整个过程方便快捷,研究人员工作量减少,工作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太子参苗床,太子参苗床由床架和床架支撑腿通过三通管连接组成,床架由四根可收缩的收缩杆组成,在四根收缩杆之间设置有种植纱网,在种植纱网上设置有种植孔。
收缩杆由外连杆套接内连杆组成,内连杆可以在外连杆内前后移动。
在床架上设置有四根床架支撑腿。
在种植纱网上设置有30个~80个种植孔。
种植孔的孔口大小相同。
在三通管上设置有手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种植的太子参株数,在太子参苗床的种植纱网进行播种、覆盖、施肥,采收过程中由四人一起提起太子参苗床,抖动纱网过滤沙土,最后收集太子参块根,一次性收取整个小区,方便快捷,且不会造成太子参块根的遗落,提高实验精确度和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而且具有制造成本低,大大节省了太子参播种和采收的时间,并使得太子参遗落的几率降到了最小值,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精确度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床架,2-床架支撑腿,3-三通管,4-收缩杆,5-种植纱网,6-种植孔,7-外连杆,8-内连杆,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太子参苗床,太子参苗床由床架1和床架支撑腿2通过三通管3连接组成,床架1由四根可收缩的收缩杆4组成,在四根收缩杆4之间设置有种植纱网5,在种植纱网5上设置有种植孔6。
收缩杆4由外连杆7套接内连杆8组成,内连杆8可以在外连杆7内前后移动。
在床架1上设置有四根床架支撑腿2。
在种植纱网5上设置有30个~80个种植孔6。
种植孔6的孔口大小相同。
在三通管3上设置有手柄9。
本实用新型的太子参苗床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也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作。
种植纱网5可选用现有的纱网制作。
根据需要种植的太子参株数,在太子参苗床的种植纱网进行播种、覆盖、施肥,采收过程中由四人一起提起太子参苗床,抖动纱网过滤沙土,最后收集太子参块根,一次性收取整个小区,方便快捷,且不会造成太子参块根的遗落,提高实验精确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太子参苗床的使用,大大节省了太子参播种和采收的时间,并使得太子参遗落的几率降到了最小值,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智能育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透光透气绿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