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浮顶式石油储罐一次密封空间的主动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58262.3 | 申请日: | 2013-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0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映标;张宗勤;廖晓锋;吴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42 | 分类号: | B65D88/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浮顶式 石油 一次 密封 空间 主动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浮顶式石油储罐一次密封空间的主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机械密封方式的外浮顶大型石油储罐,因其浮顶的密封部位存在一定浓度的油蒸汽和氧,该部位在雷雨季节由于雷击极易造成爆炸燃烧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如果通过管道将惰化保护介质(如N2)注入到一次和二次密封空间内,使其氧和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内,即可实现对储罐的防雷击安全防护。但现有在用的石油储罐由于其对安全的高要求性,根本不允许在罐体及浮顶上进行类似钻孔、切割等机械加工作业,因此,在现有外浮顶石油储罐结构的基础上,对于外浮顶大型石油储罐的主动防护方式仅能针对一、二次密封之间的密封空间进行主动防护,而无法对一次密封空间进行主动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也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机械加工,就能向一次密封空间内输送惰化保护介质或进行油气采样的外浮顶式石油储罐一次密封空间的主动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浮顶式石油储罐一次密封空间的主动防护结构,所述外浮顶式石油储罐包括罐壁以及设置在石油储罐内的外浮顶,在所述罐壁与外浮顶之间、由一次密封油气隔膜和二次密封油气隔膜形成一、二次密封空间,在所述二次密封油气隔膜外侧设置有二次密封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密封油气隔膜、二次密封油气隔膜和二次密封挡板均通过连接螺栓与外浮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置于一次密封空间内,所述连接螺栓为空心结构,所述一次密封空间通过空心结构的连接螺栓与惰性气体发生装置或/和油气采样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外浮顶大型石油储罐结构中用于固定连接密封油气隔膜和密封板的连接螺栓替换为空心结构的连接螺栓,在不改变石油储罐原有结构,也不进行额外机械加工的情况下,既固定了油气隔膜和密封挡板,又实现了通过空心结构的连接螺栓向一次密封空间内输送惰化保护介质以及油气采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罐壁,2为外浮顶,3为一次密封油气隔膜,4为二次密封油气隔膜,5为一次密封空间,6为二次密封空间,7为二次密封挡板,8为连接螺栓,9为板式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外浮顶式石油储罐一次密封空间的主动防护结构,所述外浮顶式石油储罐包括罐壁1以及设置在石油储罐内的外浮顶2,在所述罐壁1与外浮顶2之间、由一次密封油气隔膜3和二次密封油气隔膜4形成一、二次密封空间5、6,在所述二次密封油气隔膜4外侧设置有二次密封挡板7,所述一次密封油气隔膜3、二次密封油气隔膜4和二次密封挡板7均通过连接螺栓8与外浮顶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螺栓8的一端置于一次密封空间5内,所述连接螺栓8为空心结构,所述一次密封空间5通过空心结构的连接螺栓8与惰性气体发生装置或/和油气采样装置连通。
其中,在一次密封空间5内,油面与一次密封油气隔膜3之间设置有板式弹簧9。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不改变石油储罐原有结构,也不进行额外机械加工的情况下,既固定了油气隔膜和密封挡板,又实现了通过空心结构的连接螺栓以特定角度向一次密封空间内输送惰化保护介质以及进行油气采样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