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169.2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覃伟宁;林佶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伟宁;林佶侃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36;C02F1/461;C02F1/72;C02F1/66;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308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流式 脉冲 超声波 电解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处理污水的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污水中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健康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其廉价而且处理效果好而一直倍受关注。
微电解法又称铁碳法或内电解法,是一种电化学法污水处理方法。在微电解技术中,保持微电解反应器长期稳定的运行是该技术的关键。微电解反应流程控制与反应器构造是保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部分。
目前最传统的微电解反应器是塔式结构,内部填装铁屑与活性碳(焦炭)的混合物,改进型的有将固定床式改为流化床式微电解,或者是固定床加机械搅拌、加曝气等方式。上述微电解反应器存在铁碳微电解容易钝化、板结、沟流、频繁更换填料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铁碳微电解不容易钝化、板结、沟流、不需要频繁更换填料的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该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包括一个半封闭式的槽体,槽体的内部用折流板分隔为流化床区、固定床区、曝气氧化区、沉淀区,槽体的两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槽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
流化床区顶部设有加药口、搅拌装置。
固定床区由多孔支撑板固定在槽体上,微电解填料槽放置于多孔支撑板上部,脉冲超声波发生器位于微电解填料槽四周,脉冲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微电解填料槽为PP或PE等耐腐蚀材料,四周有透水孔,内部放置铁刨花,铁刨花间隙用颗粒活性碳填实;
流化床区和固定床区的底部有倒锥形集泥斗,通过阀门与外部排泥泵相连接。进行水处理时,过量投加药剂,保证处理效果,未反应消耗之药剂与污泥一并沉淀于流化床集泥斗,流化床区与固定床区污泥经污泥泵回收后进行酸活化再从流化床区上部加药口加入流化床区。
曝气氧化区底部设有曝气头,曝气头固定于支架上,与外部供气源相连,曝气氧化区上方有加药口,加药口上方设置有pH控制系统,pH控制系统通过加药口向曝气氧化区投加石灰乳或液碱,使出水pH保持在6~9范围内,絮凝剂PAM从曝气氧化区上方加药口加入;曝气氧化区底部设有集泥斗,污泥收集后送压滤机压滤后外运处理。
沉淀区设置有填料支架,斜管填料设置在填料支架上,沉淀区底部设集泥斗,集泥斗通过阀门与污泥泵相连接,污泥收集后压滤外运处理。
流化床区、固定床区、曝气氧化区、沉淀区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并联。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流程合理、不钝化、不板结、无沟流、不需频繁更换填料、可模块化设计、运行稳定、运行价格低廉等优点,可适用于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技术、也可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该折流式脉冲超声波微电解反应器包括一个半封闭式的槽体1,槽体1的内部用折流板2分隔为流化床区3、固定床区4、曝气氧化区5、沉淀区6,槽体1的两端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槽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9。
流化床区3顶部设有加药口31、搅拌装置32。
固定床区4由多孔支撑板41固定在槽体1上,微电解填料槽42放置于多孔支撑板41上部,脉冲超声波发生器43位于微电解填料槽42四周,脉冲超声波发生器43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微电解填料槽42为PP或PE等耐腐蚀材料,四周有透水孔,内部放置铁刨花,铁刨花间隙用颗粒活性碳填实;
流化床区3和固定床区4的底部有倒锥形集泥斗10,通过阀门11与外部排泥泵相连接。进行水处理时,过量投加药剂,保证处理效果,未反应消耗之药剂与污泥一并沉淀于流化床3集泥斗10,流化床区3与固定床区4污泥经污泥泵回收后进行酸活化再从流化床区3上部加药口31加入流化床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伟宁;林佶侃,未经覃伟宁;林佶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厌氧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