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箱盖碳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7992.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石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赛科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B60K15/0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张鸿飞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箱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汽油蒸汽收集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可当作油箱盖的油箱盖碳罐。
背景技术
较为常见的碳罐一般装于汽车油箱和发动机之间,因其内装有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碳,故可用于收集汽油蒸汽,以便重复利用。目前,碳罐和汽车油箱一般都是单独设置的,两者通过油管进行连接,另外汽车油箱上还设有通气阀以便使箱体内气压保持平衡。该类型的碳罐、汽车油箱、放气阀因均单独设置,整体结构不是很紧凑,占用空间较大,对于车型较小的汽车不是很适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故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油箱盖、罐体、放气阀三者集于一体的油箱盖碳罐,该油箱盖碳罐的罐体内可盛放碳粉,可当碳罐使用,而油箱盖既可当油箱盖使用,又在其上设置放气槽,可充当放气阀使用。也就是说使油箱、碳罐、放气阀集成设置,有效减少了空间占用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油箱盖碳罐因也当油箱盖使用,故在使用过程中,打开的油箱盖碳罐可能会出现随手一放,而到需要盖上的时候却找不到的现象,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丢失,使用方便的油箱盖碳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油箱盖上盖、与油箱盖上盖内壁卡接的用于填充碳粉的油箱盖罐体,所述的油箱盖罐体的底部设有一珠链,该珠链的末端设有一挂圈。
所述的油箱盖罐体底部的外壁上还卡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的珠链的首端与该连接板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盖碳罐通过在油箱盖罐体的底部设置一珠链,加上该珠链的末端设有一挂圈,这样在打开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盖碳罐时,通过挂圈便可将整个油箱盖碳罐挂接在油箱上,从而不会出现丢失现象,便于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油箱盖罐体底部的外壁上还卡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的珠链的首端与该连接板连接,连接板的设置,使珠链通过连接板与油箱盖罐体间接连接,这样当珠链出现损坏时,只需更换珠链而无需将整个油箱盖罐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箱盖碳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箱盖碳罐的部分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油箱盖上盖,2、油箱盖罐体,3、珠链,4、挂圈,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油箱盖碳罐,它包括油箱盖上盖1、与油箱盖上盖1内壁卡接的用于填充碳粉的油箱盖罐体2。所述的油箱盖罐体2的底部设有一珠链3,该珠链3的末端设有一挂圈4。
所述的油箱盖罐体2底部的外壁上还卡接有一连接板5,所述的珠链3的首端与该连接板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板5两侧的边缘形成对称设置,其中一侧的边缘由外凸圆弧边,对称设置在外凸圆弧边两端的内凹圆弧边构成,且两内凹圆弧边的端部还连接有一直边。所述的油箱盖罐体2底部的外壁上则设有与内凹圆弧边和外凸圆弧边相切处相配的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赛科模塑有限公司,未经象山赛科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7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盖碳罐
- 下一篇:用于储存活性碳的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