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润滑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7833.1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标;许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震达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0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目前,现有的滑动轴承一般多是包括外套,在外套内压入粉末冶金内衬,该类的滑动轴承其能满足一定负载强度的使用要求,但是,该类的滑动轴承其承载能力较低,当处于负载较重(重载低速)或环境恶劣的工作部位时,其与零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而且耐磨性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润滑滑动轴承[申请号:02279130.2],该轴承具有一轴承基体骨架,在轴承基体骨架的内圆工作面上交错排列并均匀分布有若干孔穴,各个孔穴中嵌置有由固体润滑剂、液相润滑油和耐磨添加剂构成的固液复合润滑填充棒。此外,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基树脂自润滑轴承[申请号:02295350.7],包括金属外套,其内表面呈锯齿钩状或T字状,并镶嵌有低摩擦耐磨层。本实用新型的层间有较强的结合力,为无法经常加油的中载、中低速往复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机械提供了性能良好的轴承。另外,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申请号:86103159],特别是用软基合金双层金属带制造带有止推边桶型滑动轴承的方法。它的工艺过程包括落料、预弯、成圆、车两端面、车翻边槽、冲压翻边、冲压平边、成型。其特征是软基合金双层金属带通过落料工序获得异形料坯,经卷制冲压整体成型。
上述的几种方案在一定程度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但是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承载能力低和耐磨性差,无法适用于重载低速或环境恶劣的工作部位,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耐磨性好和摩擦系数低的自润滑轴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自润滑轴承包括由轴承钢制成的无缝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缝套体的内壁离心浇铸有等厚的铜浇铸层从而形成一体结构的复合套体,所述的复合套体内壁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所述的盲孔贯穿铜浇铸层并径向延伸进入无缝套体,在每个盲孔内分别贮存有固体润滑剂,且固体润滑剂的内端面与复合套体内壁齐平。显然,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承载能力强和耐磨性好,摩擦系数低且使用寿命长,可应用于在重载低速和环境恶劣工况下的作业环境,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无缝套体与铜浇铸层结合部形成钢铜互渗层,且盲孔贯穿钢铜互渗层。该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和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无缝套体单边厚度至少是铜浇铸层单边厚度的两倍,所述的无缝套体的硬度大于铜浇铸层的硬度。该结构可增强承载能力。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固体润滑剂由添加润滑油的石墨粉末制成。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无缝套体内壁设有内循环毛细储油结构,所述的内循环毛细储油结构分别与各个盲孔连通。该结构可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无缝套体的内壁两端分别设有一环形槽,所述的内循环毛细储油结构与环形槽连通。环形槽可用于蓄污也可以用于储油。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内循环毛细储油结构包括若干组设置在无缝套体内壁的毛细槽,每一组毛细槽中的各毛细槽均匀间隔,且各组毛细槽相互交叉设置。
在上述的自润滑轴承中,所述的无缝套体上还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分别贮存有固体润滑剂,且固体润滑剂的内端面与复合套体内壁齐平,外端面与复合套体外壁齐平。该结构可保证安装装配的安装效率。
一种自润滑轴承的生产工艺,本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制备由轴承钢制成的无缝套体,将铜合金材料熔炼成铜水;
B、浇铸:通过离心浇铸方式将铜水浇铸在无缝套体内壁,浇铸温度为830℃~870℃,经冷却后在无缝套体内壁形成铜浇铸层,从而制得一体结构的复合套体;
C、开孔:在复合套体内壁加工出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且盲孔贯穿铜浇铸层并径向延伸进入无缝套体;
D、灌孔:在每个盲孔内分别贮存固体润滑剂,且固体润滑剂的内端面与复合套体内壁齐平,从而制得自润滑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震达轴承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震达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7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