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和座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529.5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江长发;许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飞宇 |
主分类号: | E03D3/10 | 分类号: | E03D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增压 排水 装置 座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和座便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便器主要是依靠其水箱中水位与座便器便池中水位的落差产生的压力使水箱冲水时水有一定的速度而达到清洁座便器便池的目的,然而,当水位落差较小时,其冲刷力度较弱,需要用较多的水才能将马桶便池内的污物冲刷干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它是采用一全封闭的冲洗水箱作为内胆,在冲洗水箱在注水时可储存一定的空气,利用供水管道中的水压来压缩箱体内部的空气,被压缩的空气形成动力,再加上水本身的重力形成双重压力,在冲洗水箱通过排水阀进行冲刷动作时释放其能量,迫使水迅速从冲洗水箱的排水口充入座便器便池,达到强劲冲刷的同时又节水的功能。实践证明,现有技术的这种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其冲刷效果和节水效果都大大优于传统主要依靠重力冲水的座便器排水装置。
由于现有技术的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在排水时,其冲洗水箱内的部分空气会和压力水一起排出冲洗水箱外,导致冲洗水箱内的气压和水量不稳定,冲刷效果差。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多采用进气阀对冲洗水箱进行补气,该进气阀的原理是:依靠供水管道的水进入冲洗水箱时的流速吸入空气。然而,由于供水管道压力大小会有波动,造成进水流速产生波动,导致吸入冲洗水箱内的空气的体积也会有波动,特别是供水管道压力较小时,进水流速小,使得冲洗水箱内吸入的空气很少。显然,现有技术采用进气阀依然无法保证冲洗水箱内的气压和水量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和座便器,其能够保证冲洗水箱内的气压和水量稳定,保证座便器的冲洗功能稳定并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增压排水装置,包括冲洗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气机构,该补气机构与冲洗水箱相连接,以在冲水水箱进水前向冲洗水箱补充空气。
所述补气机构包括一压力水箱和活塞,活塞活动安装于压力水箱的内腔,并将内腔分隔为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为存水空间,并具有压力水源接口和排水口,活塞受下箱体内水压作用向上移动时,上箱体内的空气被补入所述冲洗水箱。
所述压力水箱的上箱体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装有吸气单向阀,所述冲洗水箱上设有进气口,上箱体的出气口与冲洗水箱的进气口相通,以供所述活塞受下箱体内水压作用向上移动时,将上箱体内的空气补入所述冲洗水箱;所述补气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和泄压机构,泄压机构安装于所述下箱体的排水口,弹性件顶抵于活塞与上箱体之间,供活塞在泄压机构排出下箱体内的水时受弹性件作用复位。
所述冲洗水箱的进气口还装有一进气止逆阀。
还包括第一排水阀、排水控制管道、排水控制组件、进水单向阀、第一进水控制组件和输水管道,进水单向阀安装于所述冲洗水箱的进水口,输水管道的一端接通所述冲洗水箱的进水口,输水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水控制组件连接压力水源;第一进水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上箱体,第一排水阀安装于所述冲洗水箱的排水口处,排水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上箱体,并通过排水控制管道与第一排水阀相连接;所述活塞向上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先触动排水控制组件,再触动第一进水控制组件,依次使第一排水阀关闭,第一进水控制组件开启。
所述第一进水控制组件包括三通管、第一推杆和止水密封件,所述上箱体顶面设有第一通孔,三通管安装于该第一通孔处,第一推杆的一端插入第一通孔内,第一推杆的另一端由三通管的其中一端口插入三通管内,三通管的其余两端口分别接通压力水源和所述输水管道通向所述冲洗水箱的一端;止水密封件套装于第一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该第一推杆移动带动止水密封件开启或封堵三通管以接通或断开压力水源;所述活塞向上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推动第一推杆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飞宇,未经李飞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