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渣炉用假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510.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富;徐丽;涂玉国;王田军;王庭军;姜东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187 | 分类号: | C22B9/187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7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渣炉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渣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耗电极为0.5~1.5吨重的圆棒或方棒电渣炉用的假电极。
背景技术
电渣重熔(ESR)是利用电流通过电渣层产生电阻热来熔化自耗电极的合金母材,液体金属以熔滴形式经渣层下落至水冷结晶器中的金属熔池内,即渣洗清洁钢液,钢锭由下而上逐步结晶。电渣重熔是一种集精炼、凝固于一体的冶炼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去除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减少氧的含量。在现代冶金工艺中,电渣重熔技术作为冶炼优质钢锭的一种手段,以其优良的反应条件以及特殊的结晶方式有着其他炼钢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例如电渣重熔技术广泛用在高温合金、精密合金、模具钢以及军工钢等特种钢的冶炼上。与普通钢相比,特殊钢要求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能。这就需要降低钢中有害元素的含量,即提高钢的洁净度。假电极是电渣炉中的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和自耗电极相连接并承担夹持自耗电极,同时保证一定的电流密度传导给自耗电极。因假电极工作时承重整个自耗电极重量,且高温环境时不能变形,高的电流密度通过时发热量小,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耐高温变形和电阻小的特点。目前,国内假电极根据电渣冶炼材质要求各有不同,普遍存在材质成本高,电极易脱落等问题,假电极作为电渣冶金设备中易耗品而言,力求其最经济、最有效,是企业和广大电渣冶金工作者所追求的目的之一。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开了CN201220560392.3一种低成本、低电耗板坯电渣炉假电极,它包括由四块钢板固定于一个悬挂头部上所形成的顶部为封闭状的矩形主体,矩形主体的底部固设有连接自耗电极钢板,所述矩形主体中钢板材质为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及以上级别的钢;所述矩形主体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内设有循环水冷装置。但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有效防止电极意外脱落,并且能重复多次使用的电渣炉用假电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电渣炉用假电极,包括吊环、防脱垫圈、夹持端和焊接端,所述的吊环、防脱垫圈和夹持端依次焊接而成,所述的夹持端为与自耗电极规格相当的圆棒,焊接端为锥形圆台结构,夹持端与焊接端为整体结构。
所述的吊环、防脱垫圈、夹持端和焊接端的材质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以上级别的钢。
本实用新型由四部分组成:吊环、防脱垫圈、夹持端和焊接端,其材质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以上级别的钢,结构简单;吊环采用φ20~50mm的圆棒焊接而成,其作用是安装时便于吊装。防脱垫圈是防止电渣夹持器意外失效时自耗电极脱落,要求焊牢在假电极夹持端靠近吊环一侧。假电极夹持端为与自耗电极规格相当的圆棒,焊接端为经过加工成锥形的圆台,夹持端与焊接端实为整体结构。焊接端加工为圆台结构便于假电极的重复利用,假电极与自耗电极焊接重熔后,再次使用时可切除焊接区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材料成本低廉,采用了防脱垫圈的结构能有效的防止工作过程中电极意外脱落,焊接端为锥形圆台结构,能实现重复多次使用,降低了电渣重熔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吊环,2、防脱垫圈,3、夹持端,4、焊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渣炉用假电极,包括吊环1、防脱垫圈2、夹持端3和焊接端4,所述的吊环1、防脱垫圈2和夹持端3依次焊接而成,所述的夹持端3为与自耗电极规格相当的圆棒,焊接端4为锥形圆台结构,夹持端3与焊接端4为整体结构;所述的吊环1、防脱垫圈2、夹持端3和焊接端4的材质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以上级别的钢。
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或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方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源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层凹凸提花面料
- 下一篇:沼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