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混炼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345.9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慧;李哲安;郑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万泰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B29B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混炼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混炼生产线。
背景技术
混炼是用炼胶机将生胶或塑炼生胶与配合剂炼成混炼胶的工艺,是橡胶加工最重要的生产工艺。本质来说是配合剂在生胶中均匀分散的过程,粒状配合剂呈分散相,生胶呈连续相。
为了达到良好的混炼效果通常的橡胶混炼生产线包括供料系统、密炼机以及开炼机,经过密炼机与开炼机的二次混炼得到橡胶半成品,在实际生产中供料系统与密炼机通常设置在开练机的上方,密炼机与开炼机依次对橡胶原料进行混炼。
在混炼的过程中经常会根据产品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调节,原料调节后需要对密炼机以及开炼机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混炼效果,由于密炼机与开炼机处于不同的工作平台上需要不同的人员进行操作,且在生产车间中存在很大的噪音,密炼机中物料信息以及开炼机的工作完成状况信息的相互传递受到影响,使用语音通讯设备在强噪音下仍然难以顺利完成,通过人为的上下传递信息会浪费大量的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橡胶混炼生产线上增加信息传递设备,使橡胶混炼生产更加高效。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混炼生产线,包括供料系统、密炼机以及开炼机,所述供料系统与密炼机设置在第一工作平台上,所述开炼机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平台下方与所述第一工作平台相互平行的第二工作平台上,所述密炼机将由其进行依次混炼的橡胶原料输送给开炼机进行二次混炼,在所述混炼生产线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工作平台的工作状态传递到第一工作平台的电视监控系统;并,在第一工作平台与第二工作平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供料信息传递到第二工作平台的工艺卡传递通道。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视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平台的前端监视设备,用于信号传输的传输设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的后端控制显示设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用于将前端监视设备检测信号传递给后端控制显示设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前端监视设备为摄像机,所述摄像机设置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平台上方的云台上,通过云台所述前端监视设备可动态的监视所述第二工作平台上开炼机的工作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传输设备为电缆传输设备、光纤传输设备或微波传输设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后端控制显示设备包括至少一台显示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工艺卡传递通道包括进口、主管道以及出口,所述进口设置在第一工作平台上,所述出口设置在第二工作平台上,在所述出口处还设置有防止工艺卡滑落的防护挡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工作平台与第二工作平台之间还设置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实时监控开炼机的工作状态并将密炼机原料信息传递给开炼机处,使供料系统能够及时输送原料给密炼机,且开炼机能够根据原料信息对其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保证橡胶混炼生产线操作统一,达到最佳的混炼效果,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混炼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供料系统;2、密炼机;3、开炼机;4、第一工作平台;5、第二工作平台;6、摄像机;7、云台;8、显示器;9、进口;10、主管道;11、出口;12、防护挡板;13、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橡胶混炼生产线,包括成上下布置的第一工作平台4与第二工作平台5,第一工作平台4上设置有供料系统1以及密炼机2,第二工作平台5上设置有开炼机3,密炼机2出料口设置在开炼机3进料口的上方,使密炼机2输出的物料能够进入开炼机3进行二次混炼。
在混炼生产线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工作平台5上开炼机3的工作状态传递到第一工作平台4的电视监控系统。
具体的,电视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二工作平台5的前端监视设备,用于信号传输的传输设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平台4的后端控制显示设备。
其中,前端监视设备为摄像机6,摄像机6通过倒挂在第二工作平台5顶部的云台7角度可调的安装在第二工作平台5上方;传输设备为电缆传输设备;当然传输设备并不局限于电缆传输设备,采用光纤传输设备或微波传输设备也可以实现信号传输功能;后端控制显示设备包括至少一台显示器8,显示器8安装在操作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万泰橡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万泰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