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化热可大部回收利用的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5414.4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2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蔡京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京鹏 |
主分类号: | F26B3/00 | 分类号: | F26B3/00;F26B17/00;C10B47/4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化热 大部 回收 利用 烘干 干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等高水分物料烘干领域,尤其是涉及褐煤和低变质长焰煤的烘干、干馏或热解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大部份烘干技术都是把水分转化成水蒸气排空,水蒸汽携带大量的汽化热没有回收利用。且现有的干馏和热解的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和节能降耗的控制程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化热可大部回收利用的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经该装置烘干的物料蒸发的水份可以大部分以冷凝水形式排出,汽化热可大部回收利用,大幅节能降耗,且环保易于控制,设备简单造价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化热可大部回收利用的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段串联的加热通道,于加热通道内设置有间接导热或辐射传热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通道呈圆柱状。
进一步,至少加热通道的其中一端部设置有气流封堵装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通道包括有一独立加热通道,所述独立加热通道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气态产物排放口,所述气态产物排放口通过外部的处理设备收集独立加热通道中干馏或热解产生的气态产物。
进一步,所述独立加热通道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蒸汽排放口,所述蒸汽排放口通过一蒸汽管道以将独立加热通道中加热装置产生的蒸汽回收到前面的任一个加热通道中。
本实用新型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的优点是:
1、烘干的物料产生的蒸汽和用作热源的蒸汽都以冷凝水的形式排出,汽化热大部回收,大幅节省烘干/干馏/热解所需的热能。
2、加热过程物料可以装在金属料管内进行,不仅可以隔绝空气,还可以做到热源产生的气体不与加工的物料直接接触,易于控制加工效果和产品的品质。保证控生产安全和物料安全。
3、本实用新型热源装置采用电加热装置或辐射传热的加热装置,环保易于控制。
4、设备投入少,工业化运用程序简单,易于大型化生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常态加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独立加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化热可大部回收利用的烘干、干馏或热解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段串联的圆柱状加热通道,即横截面是圆形。于该圆柱状加热通道内设置有间接导热或辐射传热的加热装置。
如图4所示的加热通道内设置有装料车1、金属料管2。所述金属料管2为圆柱状或方柱状,且可为一个,或多个间隔装设在每台装料车1上,以随装料车1一体移动,金属料管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缝隙,以利于通风。所述装料车1速度可控,且设置为多个,装料车1自加热通道的进口端向出口端部移动装设在圆柱状加热通道内。所述装料车1可以设定好的速度通过牵引机或顶车等驱动设备滑行在加热通道内设有的轨道上。
为满足干馏/热解产物达到某种程度的要求时,例如褐煤烘干后的干馏/热解,对煤焦油和煤气的回收有一定的纯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加热通道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常态加热通道3,还包括有一独立加热通道4,所述独立加热通道4串联在最后一个常态加热通道之后。所述常态加热通道3与该独立加热通道4内分别设置有间接导热或辐射传热的加热装置。
如图2所示的常态加热通道3的顶部或侧部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外置尾气尾水处理装置51的尾气尾水排放口32,底部设有一个以上连接外置冷凝水处理装置52的冷凝水排放口33。所述常态加热通道3内从进料端到出料端是一个由低温到高温的保温空间。也就是,常态加热通道3的进料端部为低温预热段34,常态加热通道3的出料端部为高温加热段35。至少于所述常态加热通道3的其中一端部设置有气流封堵装置,最佳的,气流封堵装置设置在常态加热通道3的出料端。所述气流封堵装置为气幕封闭或其它封堵常态加热通道3内气流大量排出的装置,以防止或减少加热通道里产生的水蒸气或其它气体从常态加热通道3的出料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京鹏,未经蔡京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5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羧甲基化香菇多糖作为烟草保润剂的应用
- 下一篇:超低压制取高纯氧气和氮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