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井联系测量用投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5087.2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王玉振;刘世奇;王建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联系 测量 用投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地铁、隧道、矿山、水利等工程的竖井联系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井联系测量用投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竖井联系测量的诸多工程领域,多因竖井的深度大,平面边长短,施工技术人员采用了很多提高竖井联系测量投点精度的办法,大都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点精度高、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的竖井联系测量用投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竖井联系测量用投点装置,它包括固定架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反射棱镜,在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左、右棱镜固定调节轴;在其所述固定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上、下悬挂孔,在所述上、下悬挂孔内分别设置有上、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
所述上、下悬挂孔的中心线偏差≤0.05mm,所述上、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的旋转偏差≤0.05mm。
所述上、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分别包括上、下旋转帽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上、下旋转轴,在所述上、下旋转轴上分别开设有上、下钢丝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投点精度高,利用悬挂反射棱镜法解决了光学投点、激光投点因光束发散带来的投点精度损失,能够满足全站仪高精度测边、测角的需求,利用该装置能够得到优于0.3mm的投点精度,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显示利用本装置测量比常规钢丝贴片法能够提高3倍的投点精度;本装置的固定架采用常规的铝镁合金加工而成成本相对较低,且现场施做简单,在施工现场只需用直径小于0.5mm的钢丝悬挂牢固即可开始进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竖井联系测量用投点装置,它包括由镁铝合金加工而成的固定架1及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上的反射棱镜2,反射棱镜2的精度指标为2″(800m测距范围),在所述固定架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左棱镜固定调节轴3和右棱镜固定调节轴4;在其所述固定架1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由数控机床精密加工而成上悬挂孔5和下悬挂孔6,在所述上悬挂孔5和下悬挂孔6内分别设置由铜质材料加工而成的上棱镜方位旋转组件7和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8;所述上棱镜方位旋转组件7和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8包括分别螺接在上悬挂孔5和下悬挂孔6内的上、下旋转帽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上、下旋转轴,在所述上、下旋转轴上分别开设有上、下钢丝固定孔;为保证精度,所述上悬挂孔5和下悬挂孔6的中心线偏差≤0.05mm,所述上棱镜方位旋转组件7和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8的旋转偏差≤0.05mm。
在使用时,在竖井口建立支撑架11,将直径≤0.5mm的上、下两条钢丝的一端分别通过上、下钢丝固定孔紧固在上、下旋转轴的两端,将上面钢丝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11上;为保证稳定,在下面钢丝的底端悬挂一个重锤9,并将重锤9置于油桶10中,从而保证反射棱镜2在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测量开始前用全站仪检查钢丝与反射棱镜2中心的一致性,不一致时用左棱镜固定调节轴3和右棱镜固定调节轴4进行微调,在测量过程中使用上棱镜方位旋转组件7和下棱镜方位旋转组件8调整反射棱镜2到测量需要的方向,即可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5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时型远传水表
- 下一篇:中大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