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703.2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梅俊发;吴鑫华;王安琪;华远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迪利捷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冷却 水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结构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注塑模具内都会开有冷却水路,在加工产品时冷却水路内通有冷却水以达到快速冷却产品、冷却模具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目前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一般设置于安装模仁的模具体内或者直接设置于模仁内,其包括横向水路6与纵向水路7,且横向水路6与纵向水路7相互垂直联通,图1和图2中,其冷却水路6、7设置于注塑模具的模仁8内,其缺点在于:其冷却水路都由机加工完成,而受到目前机加工工艺的影响,冷却水路多为横、纵向垂直联通的结构,其分布形式单一,冷却水路较短,因而冷却速率低、冷却效果差,特别是对于具有复杂型腔的模具采用现有的冷却水路结构无法起到快速冷却的作用,因而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模具的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结构,其能解决现有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受机加工工艺限制而造成的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加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安装有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路设置于所述模仁内,所述冷却水路在所述模仁内围绕成型腔面呈环形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路在所述模仁内围绕成型腔面呈环形并沿所述成型腔面高度方向呈螺旋上升状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冷却水路结构,其冷却水路设置于模仁内、且围绕成型腔面呈环形布置,使得冷却水路能够围绕在型腔外周,因而其在注塑成型产品时能够快速冷却的作用,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冷却均匀,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并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冷却水路结构的俯视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冷却水路结构的主视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结构的俯视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注塑模具的一种冷却水路结构的主视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冷却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水路结构,其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安装有模仁1,冷却水路2设置于模仁1内,冷却水路2在模仁1内围绕成型腔面3呈环形布置。
见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冷却水路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冷却水路4在模仁5内围绕成型腔面3并沿成型腔面高度方向呈螺旋上升状布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是围绕在型腔面的模仁内,采用传统的机加工方法无法进行该结构模具的加工,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冷却水路结构模具采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加工,其通过电脑精确控制高能激光束或电子束局部熔化粉末金属材料、并逐层堆积,从而根据三维复杂电脑模型直接生成致密的几何形状的实体零件,因而不受加工结构的限制,能根据需求在模具激光加工过程中一次成型几乎任何特殊结构和冷却水路结构,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机加工的工艺缺陷,解决复杂模具结构加工。 其中增材制造技术包括熔融堆积技术(FDM)、电子束熔融(EBM)、激光近净成形(LEMS)、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直接金属粉末烧结(DMLS)、3D打印(3DP)技术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迪利捷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迪利捷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干化焚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辅助脱模机构防磨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