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炉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612.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鲍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富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53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炉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尤其涉及了一种节能炉具。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所使用的燃气为能源的炉具,尚且存在一些缺点。如:火焰往炉膛外外窜。炉膛保温性能不好,内部热量浪费;且热量直接传导散失,致使炉具外部温度高,使炉具发烫灼人,致使厨师工作环境差。热量的散失,加大了燃料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炉具不隔热、较为耗能,致使厨师工作环境不理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火焰不往外窜,炉膛保温性能好,炉头上下调节,厨师工作环境理想的节能炉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节能炉具,包括铸铁铁圈,铸铁铁圈上设有发火圈,与铸铁铁圈相连的框架;铸铁铁圈上端为环形面,环形面内设有炉头;铸铁铁圈下侧设有进气装置;铸铁铁圈内设有耐火泥,耐火泥上设有纳米涂层或设有多孔陶瓷板。
炉头选用耐高温炉头,并将耐高温炉头装在上端环形面的铸铁铁圈内。耐火泥上设有的多孔陶瓷板为红外线多孔陶瓷板。上端连有环形面的铸铁圈结实耐用,能使热量最大量地保存在节能灶内,节能灶内耐火泥上刷一层纳米吸热涂层,或铺上节能红外线多孔陶瓷板,使热量最大量地保存在节能灶内,避免了节能灶外温度过高,改善了厨师的工作环境,同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纳米涂层为纳米吸热涂层。纳米涂层指纳米无毒涂层的先进工艺,科技含量高的纳米涂层技术。这种高科技纳米涂层不仅无毒无害,还可以缓慢释放出一种物质,降解室内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纳米吸热涂层是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能够起到阻燃、隔热、防火的作用。
作为优选,多孔陶瓷板为红外辐射多孔陶瓷板。红外辐射多孔陶瓷板是一项兼具多孔陶瓷与红外辐射材料优良性能的新型轻质热工材料,可用于各种工业炉窑,节约能源。它具有低的导热系数、较高的强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全红外波段具有高的发射率,寿命优于一般红外辐射材料和多孔材料。红外辐射多孔陶瓷板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隔热效果。
作为优选,环形面与铸铁铁圈连成一体。环形面与铸铁圈连成一体,所形成得连体环形面铸铁圈结实耐用,能使热量最大量地保存在节能灶内。
作为优选,炉头选用不锈钢炉头。炉头选用不锈钢炉头,能够增加炉头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不锈钢炉头位置可上下调节。不锈钢炉头设计成上下可方便调节的炉头,使锅底部处在火焰燃烧最旺盛的位置。
作为优选,铸铁铁圈内设有炉膛,耐火泥设在炉膛内侧。炉膛内耐火泥上刷一层纳米吸热涂层或铺上红外线多孔陶瓷板,防止了热量的散失,使热量都保存炉膛内在炉膛内,节约了能源。
作为优选,进气装置包括混合气缸,混合气缸侧壁上设有燃气进口,混合气缸下端连有进风通道。
作为优选,框架为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的上表面为正方形,环形面外圈的直径大于框架上表面的长度。环形面外圈的直径大于框架上表面的长,使得与铸铁铁圈相连的环形面可以卡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可上下调节的炉头,可使锅体与外锅处在最佳位置;环形面与铸铁圈连成一体,所形成得连体环形面铸铁圈结实耐用,能使热量最大量地保存在炉膛内,避免了热量的散失到炉膛外,改善了厨师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节约能源,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铸铁铁圈和框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铸铁铁圈、2—发火圈、3—环形面、4—炉头、5—进气装置、6—混合气缸、7—燃气进口、8—进风通道、9—框架、10—炉膛、91—正方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节能炉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铸铁铁圈1,铸铁铁圈1上设有发火圈2,固定铸铁铁圈1的框架9,铸铁铁圈1上端为环形面3,环形面3内设有炉头4;铸铁铁圈1下侧设有进气装置5;铸铁铁圈1内设有耐火泥,耐火泥上设有纳米吸热涂层或设有红外辐射多孔陶瓷板。环形面3与铸铁铁圈1连成一体。炉头4选用不锈钢炉头。不锈钢炉头4位置可上下调节。铸铁铁圈1内设有炉膛10,耐火泥涂在炉膛10内侧。进气装置5包括混合气缸6,混合气缸6侧壁上设有燃气进口7,混合气缸6下端连有进风通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富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富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