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海绵钛生产中熔融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544.6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存;徐瑞国;刘浩田;陶冶;马学森;袁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天赫(唐山)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C22B5/04;C22B34/12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30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海绵 生产 熔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海绵钛生产中熔融镁的装置,属于海绵钛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海绵钛厂都采用镁热法生产海绵钛即:2Mg+TiCl4=Ti+2MgCl2生产过程中,由于镁具有非常活波的化学性质,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氮反应生成氧化镁、氮化镁附着在液镁的表面,加上镁锭中含有的其他微量杂质,最终进入到海绵钛中,影响海绵钛的质量(氧、氮是影响海绵钛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何净化海绵钛生产中熔融镁、提高产品质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海绵钛生产中熔融镁的装置,方法简便、实用,不影响生产,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净化海绵钛生产中熔融镁的设备,包含反应器和排放氯化镁管,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四氯化钛加入口,底部封闭,排放氯化镁管从反应器上部四氯化钛加入口通到反应器底部,排放氯化镁管的一端位于反应器内部的底部,另一端伸出反应器。
反应器的底部是氯化镁层,氯化镁层上面是液镁层。
使用本实用新型,利用水环泵对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进行脱气6小时,使反应器内温度低于6000C;向反应器内加镁,温度升至780-8300C,融镁,镁融化之后,以2.33-2.67kg/min的料速向反应器内第一次加入四氯化钛;③向反应器充氩,将反应器内氯化镁排出,直至排出的氯化镁带镁,镁在空气中燃烧,排出的氯化镁带镁根据是否有燃烧现象确定;以2.67-3.0kg/min的料速第二次向反应器加入四氯化钛,与镁反应制取海绵钛;第一次向反应器加四氯化钛的量和料速,小于第二次向反应器加四氯化钛的量和料速。
反应器内在加镁、融镁之前虽然进行低温脱气,但是肯定会有一部分空气残留下来,在加镁、融镁过程中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氮化镁,镁中也会含有的少量的杂质,利用镁与四氯化钛在低温小料速的情况下容易生成多孔的钛粉,利用钛粉的吸附作用破坏液镁表面的氧化膜,又由于钛粉的密度(2.6-3.5kg/cm3与孔隙率有关)大于液镁(密度为1.57kg/cm3、氯化镁的密度1.672kg/cm3),因此会沉降到反应器的底部,且在沉降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吸附作用也会净化液镁中的杂质,因此对海绵钛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便、实用,不影响生产,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镁层1、氯化镁层2、排放氯化镁管3、反应器4、四氯化钛加入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净化海绵钛生产中熔融镁的设备,包含反应器4和排放氯化镁管3,反应器的上部设有四氯化钛加入口5,底部封闭,排放氯化镁管从反应器上部四氯化钛加入口通到反应器底部,排放氯化镁管的一端位于反应器内部的底部,另一端伸出反应器。
反应器的底部是氯化镁层2,氯化镁层上面是液镁层1。
本实施例使用方法:①利用水环泵对海绵钛生产的反应器进行脱气6小时,使反应器内温度低于6000C;②向反应器内加镁,温度升至780-8300C,融镁,镁融化之后,以2.33-2.67kg/min的料速向反应器内第一次加入四氯化钛;③向反应器充氩,将反应器内氯化镁排出,直至排出的氯化镁带镁,镁在空气中燃烧,排出的氯化镁带镁根据是否有燃烧现象确定;④以2.67-3.0kg/min的料速第二次向反应器加入四氯化钛,正常生产,与镁反应制取海绵钛;第一次向反应器加四氯化钛的量和料速,小于第二次向反应器加四氯化钛的量和料速。
反应器内在加镁、融镁之前虽然进行低温脱气,但是肯定会有一部分空气残留下来,在加镁、融镁过程中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氮化镁,镁中也会含有的少量的杂质,利用镁与四氯化钛在低温小料速的情况下容易生成多孔的钛粉,利用钛粉的吸附作用破坏液镁表面的氧化膜,又由于钛粉的密度(2.6-3.5kg/cm3与孔隙率有关)大于液镁(密度为1.57kg/cm3、氯化镁的密度1.672kg/cm3),因此会沉降到反应器的底部,且在沉降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的吸附作用也会净化液镁中的杂质,因此对海绵钛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天赫(唐山)钛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天赫(唐山)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