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芯轻型屏蔽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410.4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妍;刘喆旻;毕建金;李连喜;吕进;蒋慧;韦玮;王玉芳;马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六〇九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8 | 分类号: | H01B11/08;H01B7/295;H01B7/02;H01B1/02;H01B5/12;H01B7/04;H01B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23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屏蔽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在高频下作为高速数据传输介质,能够稳定可靠地多路传输声音、数据信号的多芯轻型屏蔽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普通的控制电缆在高频下,任意线对间的电磁干扰较强,串音较大,不利于控制信号的可靠传输。传统复合屏蔽的形式结构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但在多芯情况下,屏蔽形式对产品重量、结构尺寸、柔软性等方面影响较大,从而对电缆的使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重量轻、在高频率下抗串音干扰能力较强、并同时具有阻燃、电绝缘性能高、衰减小等特点的多芯轻型屏蔽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芯轻型屏蔽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导体外挤出一层绝缘层构成的绝缘线,两根绝缘线绞合构成对绞线;还包括在所述对绞线外编织一层屏蔽层构成的对绞屏蔽线,还包括在对绞屏蔽线外挤出内护层构成的对绞屏蔽护套线,还包括三根绝缘线绞合后依次编织一层屏蔽层、挤出内护层构成的三芯绞合屏蔽护套线,还包括缆芯内屏蔽层、缆芯外屏蔽层、阻燃聚氨酯护套;四根所述对绞屏蔽线绞合构成绞合屏蔽线组,四根所述对绞线绞合构成绞合线组,两组绞合屏蔽线组、两组绞合线组、十根对绞屏蔽线、六根三芯绞合屏蔽护套线绞合成缆芯,在其外依次设有一层缆芯内屏蔽层、缆芯外屏蔽层、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芯轻型屏蔽控制电缆其绝缘层采用适合薄层挤出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屏蔽层采用铜包铝镁合金形式,缆芯内屏蔽层为聚酯铝绕包形式,缆芯外屏蔽层为编织镀锡铜的形式,不仅使得电缆在高频下传输多路信号时,具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而且减少了重量,保证了电缆的柔软性。护套采用具有耐磨性的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挤出成型,保证电缆受到摩擦时不易损坏,并且具有阻燃、耐低温、柔软性好、耐磨性好的特点。总之重量轻、抗串音干扰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绞屏蔽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绞屏蔽护套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芯绞合屏蔽护套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多芯轻型屏蔽控制电缆,包括在导体1-1外挤出一层绝缘层1-2构成的绝缘线1,两根绝缘线1绞合构成对绞线2;还包括在对绞线2外编织一层屏蔽层3构成的对绞屏蔽线4,还包括在对绞屏蔽线4外挤出内护层5构成的对绞屏蔽护套线6,还包括三根绝缘线1绞合后依次编织一层屏蔽层3、挤出内护层5构成的三芯绞合屏蔽护套线7,还包括缆芯内屏蔽层10、缆芯外屏蔽层11、阻燃聚氨酯护套12;四根对绞屏蔽线4绞合构成绞合屏蔽线组8,四根对绞线2绞合构成绞合线组9,两组绞合屏蔽线组8、两组绞合线组9、十根对绞屏蔽线4、六根三芯绞合屏蔽护套线7绞合成缆芯,在其外依次设有一层缆芯内屏蔽层10、缆芯外屏蔽层11、护套12。
绝缘层1-2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屏蔽层3为铜包铝镁合金丝编织屏蔽层。
缆芯内屏蔽层10为聚酯铝绕包屏蔽层;缆芯外屏蔽层11为镀锡铜编织屏蔽层。
护套12为阻燃聚氨酯护套。
内护层5为聚烯烃弹性体材质。
缆芯由较多单元线、组合理排列组成,实现了多路信号传输,每个单元线、组可以独立传输不同频率、不同类型的信号。
上述每个单元线、组进行屏蔽,避免了相互之间的信号串扰,这种屏蔽结构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外形尺寸,减轻了产品重量,保持了电缆柔软性。缆芯内屏蔽层、缆芯外屏蔽层这种复合的总屏蔽形式能够很好地起到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作用,保证电路内部信号的可靠传输。护套采用具有耐磨性的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挤出成型,保证电缆受到摩擦时不易损坏,并且具有阻燃、耐低温、柔软性好、耐磨性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六〇九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六〇九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木工带锯机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工位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