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地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766.6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石道凯;王如银;赵曼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捷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地坑。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将一些诸如拉臂箱、进料斗之类的装置降到地面以下来实现某些功能或达到某些效果,这就需要利用到地坑。传统的地坑结构,通常针对需要降到地面以下的装置来建立,而相关的操控装置、升降机构也都设置在工作范围内或附近,当工人站在地坑内控操作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工人站在设备下方或是设备下方附近,若设备因意外而掉落,工人无处躲避,又不具有保护结构,会对工人造成人身伤害。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73331A,公开日2011年9月7日,发明的名称为垃圾压缩机,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垃圾压缩机,其包括箱体以及装设于箱体内的压缩推头组件和闸门组件,所述压缩推头组件与闸门组件之间的箱体内腔构成压缩腔,箱体上靠近闸门组件的一端伸入位于地面以下的工作地坑中,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连接或靠紧在地面上。该发明不足之处在于,地坑结构不具有保护功能,当设备因意外掉落时,会对地坑内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垃圾处理过程中使用到的地坑不具有保护结构,当设备因意外掉落时,会对地坑内的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为工人提供保护,安全性高的预制地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制地坑,包括由地坑侧壁、坑底共同围成的地坑主体,所述的地坑主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地坑主体侧壁上若干处向外突出形成若干余坑,所述的余坑与地坑主体连通,所述的余坑内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机构的安装基座,余坑与地坑主体的连通位置处在与地坑主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地坑侧壁上。地坑主体用于容纳需要降到地面高度以下的装置,而一些辅助的升降机构、操控装置则可安装在余坑处,不会占用地面上的额外空间。工人也站在余坑内进行操作,这样就不会身处于地坑主体上方装置的正下方,即使地坑主体上的装置掉落,也不易受到伤害,再者余坑的底面高度高于坑底所在高度,相当于余坑与地坑主体之间形成了一个阻隔的台阶,装置落入地坑主体后,即使发生了一些移动,其下端也会被阻隔的台阶所阻挡,而其侧壁及上端会被地坑侧壁所阻挡,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相关的操作装置、升降机构设置在余坑内,占用地面空间就相应减少,与其他装置的干涉也少了。
作为优选,所述的余坑的水平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的安装基座与至少一个余坑相连。余坑呈三角形,其中部的空间最大最适宜安装一些相关的操控装置、升降机构,干涉较小。而其余空间,则适合工人走动、操作,既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又能充分保证工人的人生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余坑数目为八个,每一个与地坑主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地坑侧壁各与四个余坑相连。余坑均匀分布在两侧,且对其底面的最低高度有合理限制,整体结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具有余坑结构,能够为工人提供安全的操作空间,防止人员伤亡;(2)余坑内可设置相关的操作装置和升降机构,不必像以往再设置在地面之上,占用地面空间适当减少,与其他装置干涉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地坑侧壁1、坑底2、余坑3、安装基座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预制地坑,包括由地坑侧壁1、坑底2共同围成的地坑主体,所述的地坑主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地坑主体侧壁上若干处向外突出形成若干余坑3,所述的余坑3与地坑主体连通,所述的余坑3内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机构的安装基座4,余坑3与地坑主体的连通位置处在与地坑主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地坑侧壁1上。相关的操作装置、升降机构设置在余坑3内,不会占用地面上的额外空间,与地面上其他装置的干涉也小。所述的余坑3的水平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的安装基座4与至少一个余坑3相连。余坑3呈三角形,其中部的空间最大最适宜安装一些相关的操控装置、升降机构,干涉较小。而其余空间,则适合工人走动、操作,既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又能充分保证工人的人生安全。所述的余坑3数目为八个,每一个与地坑主体长度方向平行的地坑侧壁1各与四个余坑3相连。余坑3均匀分布在两侧,且对其底面的最低高度有合理限制,整体结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
地坑主体的长度方向,也是拉臂箱等处在地坑上的工作装置的移动方向,在与该方向平行的侧壁上设置余坑3,能够避免工人在任何时间均不会直接处在拉臂箱等工作装置的正下方,降低危险性。地坑主体用于容纳需要降到地面高度以下的装置,而一些辅助的升降机构例如提升油缸,或是一些操控装置例如油缸控制台等则可安装在余坑3内的安装基座4上,余坑3内也可放置一些其他需要的相关物品,工人站在余坑3内进行操作,这样就不会身处地坑主体上方装置的正下方,即使地坑主体上的装置掉落,也不易受到伤害,再者余坑3的底面高度高于坑底2所在高度,相当于余坑3与地坑主体之间形成了一个阻隔的台阶,装置落入地坑主体后,即使继续发生了一些移动,其下端也会被阻隔的台阶所阻挡,而其侧壁及上端会被地坑侧壁1所阻挡,进一步保证了安全性。而且,工人也有了一个观察的基准,即只要不走下余坑3与坑底2之间形成的台阶,就能保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捷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捷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方位物料扫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