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毛球头及包含该羽毛球头的羽毛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433.3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廖荃树;叶桂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荃树;叶桂丰 |
主分类号: | A63B67/18 | 分类号: | A63B6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 包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羽毛球头及包含有该羽毛球头的羽毛球。
背景技术
已知的羽毛球头,参见中国台湾专利M412794号实用新型,该羽毛球头的球壁厚度较厚而增加其该羽毛球头的重量,不仅不利于该羽毛球头飞行且较为耗费材料成本,再者,该羽毛球头凹设的凹孔孔径是自该顶面朝该凸面渐缩造成该羽毛球头整体的重心略朝该顶面偏移而容易造成飞行的轨迹时较为不稳定,此外,此种结构的羽毛球头当球拍拍击至该羽毛球头时而使该羽毛球头略为压缩变形时,该凹孔无法提供一缓冲的空间而容易使该羽毛球头的结构容易因受力而变形,进而使该拍击力量直接传导至插设于该羽毛球头的羽毛,使该复数个羽毛变形甚至自该羽毛球头脱离,实有不理想之处,故,已知羽毛球头的结构仍未臻理想,仍有待本业界人士探讨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毛球头,该羽毛球头的重量及重心配置有助于飞行时维持较佳的稳定性,且能提供一缓冲的空间而能避免该羽毛球头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羽毛球头,它呈半球体而具有一顶面及一凸弧面,该羽毛球头自该顶面朝该凸弧面的方向凹设有一凹孔,该凹孔具有一开口、一相对该开口的底面及一与该底面相邻的内周面,该凹孔的开口至该底面的连线方向定义为一轴向方向,该凹孔的内周面是与该轴向方向相互平行,该凹孔的内周面朝外至该羽毛球头的凸弧面于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该羽毛球头的球壁厚度,该凹孔的内周面于该底面处径向地凹设形成有一环槽,该环槽是绕该轴向方向设置,该环槽内具有一与该凹孔的底面相连的内环面,该凹孔的内周面至该环槽的内环面最远离该凹孔的内周面的一端于径向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该环槽的深度,其中该环槽的深度与该羽毛球头的球壁厚度的比值介于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球壁厚度的值为6毫米。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槽的深度的值介于2毫米至4毫米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孔的底面至该羽毛球头的凸弧面最远离该顶面的一端的距离介于6毫米至8毫米之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孔是为一圆孔,该凹孔是位于该顶面的中心位置且该凹孔的底面是呈凹弧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羽毛球,包含一上述的羽毛球头以及复数个羽毛体,各该羽毛体以其一端自该顶面插设于该羽毛球头,且该复数个羽毛体绕该轴向方向环形地分布于该凹孔的周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羽毛体呈等距间隔设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数个羽毛体相对的另端概呈发散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羽毛球头及包含该羽毛球头的羽毛球,该羽毛球头于此种比例的状态下,该羽毛球头的重量及重心配置有助于飞行时维持较佳的稳定性,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羽毛球于飞行时能维持较佳的状态而能避免该羽毛球的飞行轨迹偏移,此外,当球拍拍击至该羽毛球头时,借由该环槽可提供一缓冲的空间将拍击的力量吸收避免拍击的力量传导至该复数个羽毛体使该复数个羽毛体自该羽毛球头的顶面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1:羽毛球头;11:顶面;12:凸弧面;13:凹孔;131:底面;132:内周面;133:环槽;1331:内环面;W1:球壁厚度;W2:深度;W3:球头厚度;2:羽毛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羽毛球,包含一羽毛球头1及复数个羽毛体2。该羽毛球头1是概呈半球体而具有一顶面11及一凸弧面12,该羽毛球头1自该顶面11朝该凸弧面12的方向凹设有一凹孔13,较佳地,该凹孔13是为一圆孔且位于该顶面11的中心位置,使整体的重心平均,避免该羽毛球头1于飞行时产生歪斜或因重心偏移而打转。该凹孔13具有一开口、一相对该开口的底面131及一与该底面131相邻的内周面132,该凹孔13的开口至该底面131的连线方向定义为一轴向方向,该凹孔13的底面131是呈凹弧状,该凹孔13的内周面132是与该轴向方向相互平行,借此该羽毛球头1成型该凹孔13的过程较为简易而能使生产效率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荃树;叶桂丰,未经廖荃树;叶桂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联插座
- 下一篇:陶瓷试样磨损性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