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离心泵轴和轴承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869.0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邓鑫;袁寿其;张金凤;袁建平;裴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046;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离心泵 轴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离心泵轴和轴承冷却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况会使卧式离心泵轴和轴承工作在高温、高压、高速的环境中。例如发电厂输送锅炉热水的高速离心泵、核电站用的余热排出泵等等,高温水体的热量传导到轴和轴承内,加上轴承高速旋转而产生的摩擦热量,使轴和轴承的温升大大高于其允许工作温升范围,高温会导致润滑油结焦,密封环发生积炭而失去弹性等不良后果。迫切需要用冷却效果好的轴和轴承装置对其进行冷却。现有的轴和轴承冷却装置通常采用螺旋形流道水冷结构,如CN 201884334 U,发明了一种利用螺旋型盘管来冷却轴承的装置,结构简单,具有一定冷却效果。又如CN 201982525 U,该实用新型较充分运用了冷却水路,加入了冷却水套。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单一流道形式,未能综合利用不同流道形式的优势,换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离心泵轴和轴承冷却装置,改变单一流道形式,采用内部冷却水管路和外部冷却水流道的双重冷却措施,增强轴和轴承冷却效果,结构简单,不影响卧式离心泵的运行效率。
为了增强卧式离心泵轴和轴承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螺旋形流道的单一形式,采用螺旋形流道和环形流道的双重流道形式,增强轴和轴承冷却效果,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式离心泵轴和轴承冷却装置,包括待冷却轴(1),轴承体(2);用于轴向固定近工作机端的待冷却轴承A(6)的轴承挡套(3);用于径向压紧轴承挡套(3)的轴承压盖(4);用于轴向固定近电机端的待冷却轴承B(10)、轴承压盖(14)和固定部件(13),分别与待冷却轴承B(10)的外径和内径相压紧;轴承体(2)的近工作机端通过周边的孔可与工作机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体(2)沿轴向对称,并且中空;轴承体(2)的内壁形成一空腔A(18),空腔两头与需要冷却的轴和轴承配合、空腔中间部分直径大于螺旋状内部冷却水管路(7)的螺旋外直径;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机是指卧式离心泵。
所述轴承体(2)的外壁沿周向设有多道凹槽,各道凹槽之间通过小槽B(20)连通,轴承体外管(8)与轴承体(2)外壁突起部分密封配合并与多道凹槽一起构成外部冷却水流道(17);轴承体外管(8)通过轴承体(2)和轴承压盖(14)轴向固定;外部冷却水流道(17)为环形流道。
螺旋状内部冷却水管路(7)同轴位于轴承体(2)的空腔A(18)内,一端与轴承体冷却进水管部件(9)相连,另一端与轴承体冷却出水管部件(11)相连;轴承体冷却进水管部件(9)固定在轴承体(2)近工作机的一端的下部;轴承体冷却出水管部件(11)固定在轴承体(2)近电机的一端的上部;内部冷却水管路(7)为螺旋形流道。
用于支撑轴承体(2)的轴承体支架(15)通过链接件穿过轴承压盖(14)固定连接在轴承体(2)的近电机端面。
温度传感器A(5)和温度传感器B(19)固定在轴承体外管(8)上,温度传感器A(5)位于轴承压盖(4)和轴承体冷却进水管部件(9)之间,温度传感器B(19)位于放气阀(16)和轴承体支架(15)之间;油杯(12)固定在轴承体外管(8)上,并位于轴承体冷却出水管部件(11)和轴承压盖(14)之间;放气阀(16)固定在轴承体外管(8)上,并位于轴承体冷却进水管部件(9)和温度传感器B(19)之间、靠近温度传感器B(19)处。
所述待冷却轴承A(6)可以为圆柱滚子轴承,待冷却轴承B(10)可以为深沟球轴承。
所述外部冷却水流道(17)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冷却水从轴承体冷却进水管部件(9)进入外部冷却水流道(17)和内部冷却水管路(7)。外部冷却水流道(17)和内部冷却水管路(7)中的冷却水吸收润滑油热量,而润滑油降低待冷却的轴(1)、待冷却的圆柱滚子轴承(6)及待冷却的深沟球轴承(10)的温度,接着外部冷却水流道(17)和内部冷却水管路(7)中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后汇合,从轴承体冷却出水管部件(11)流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冷却水流道(17)和内部冷却水管路(7)吸收润滑油热量,而润滑油降低待冷却的轴(1)、待冷却的圆柱滚子轴承(6)及待冷却的深沟球轴承(10)温度,提高待冷却的轴(1)、待冷却的圆柱滚子轴承(6)及待冷却的深沟球轴承(10)的使用寿命,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