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声器单体及收容有该扬声器单体的扬声器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732.5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韬;苗青;邵帅;宋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单体 收容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单体及收容有该扬声器单体的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其携带方便,功能全面,能够满足人们上网、通信及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而倍受欢迎,作为电子设备的重要声学部件的扬声器模组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种类多样,结构也各异,所以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模组的结构也不相同。
现有的扬声器模组的结构是包括模组外壳,模组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模组外壳由至少两个壳体组成。本领域内习惯于将扬声器单体的出声端,即朝向听众的一端定义为扬声器单体的前端,将扬声器单体的另一端定义为后端。为了满足扬声器模组的薄型化发展,减小扬声器模组的厚度,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扬声器单体的后端面与模组外壳之间的空间尽量的小。
然而现有的扬声器单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结合为一体的单体外壳10a和单体前盖20a,单体外壳10a的后端面上设有若干声孔12,且声孔12尺寸较小。此种结构的扬声器单体由于声孔较小,使得扬声器单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出去,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扬声器单体的使用寿命。又由于此种结构的扬声器单体的声孔设置在扬声器单体的后端面上,只能从高度方向辐射声波,当将此扬声器单体安装在模组外壳内后,声孔会很容易被模组外壳挡住,使得声波很难辐射到扬声器模组的后声腔内,使得扬声器单体内腔中的气压不均衡,从而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单体,此扬声器单体在安装到扬声器模组中后,声孔不会被模组外壳挡住,声波可以很顺畅的辐射到模组的后声腔内,扬声器单体的内腔中气压均衡,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单体,此扬声器单体在安装到扬声器模组中后,声孔不会被模组外壳挡住,声波可以很顺畅的辐射到模组的后声腔内,扬声器单体的内腔中气压均衡,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且此扬声器单体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使用寿命长,声学性能高。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扬声器单体,包括结合为一体的单体外壳和单体前盖,所述单体外壳和单体前盖围成的空腔内收容有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单体外壳的后端边缘部位设有下陷的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包括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单体外壳后端面之间通过台阶侧面连接;所述台阶面上设有连通单体内腔与单体外界的第一声孔。
其中,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外磁路和内磁路,构成所述外磁路的部件上设有若干缺口;所述台阶侧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单体内腔与所述单体外界的第二声孔,所述第二声孔与所述缺口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声孔与所述第二声孔相连通。
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为矩形结构,定义所述扬声器单体的长轴为Y轴,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短轴为X轴,所述扬声器单体的纵轴为Z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阶梯结构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侧短轴上,所述第一声孔的开口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第二声孔的开口方向为Y轴方向。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阶梯结构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两侧短轴上,所述第一声孔的开口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第二声孔的开口方向均为Y轴方向。
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阶梯结构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侧长轴上,所述第一声孔的开口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第二声孔的开口方向为X轴方向。
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阶梯结构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两侧长轴上,所述第一声孔的开口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第二声孔的开口方向均为X轴方向。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收容有上述扬声器单体。
其中,所述模组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后端面相接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电陶瓷平板扬声器振子及其安装结构
- 下一篇:平板式低音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