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茶揉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223.2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霍山县聚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724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茶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红茶揉捻机构。
背景技术
揉捻是红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叶在揉捻中主要是形的改变。在揉捻过程中,揉捻叶在揉桶内受到平压和曲压两种力的作用,使茶团滚动,叶团内部叶子受到挤压力,发生皱褶,由于主脉硬度较大,叶片皱褶纹路基本上与主脉平行,并向主脉靠拢,卷曲成条,揉捻叶在轮流通过揉捻量最大压力区时,部份叶细胞扭曲破裂,挤出茶汁,附在表面上,增加了叶子的粘结性,其中水溶性物质组成茶汤浓度。
在红茶生产加工领域,揉捻这一道工序大多采用手工完成,通向情况下,将揉桶放置在热风口上,借助从热风口排出的热风提供的热量,来加速揉捻叶的形变。现有技术中,从热风口排出的热风恒定,即其提供的热量恒定,而随着揉捻的持续进行,通过观察揉捻叶的变化,其需求的热量也必须要进行即时的调节,否则揉捻叶的最终状态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从而影响红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揉捻机构,根据锥形筒内的托板上的揉捻叶的形变情况,来调节折弯杆在弧形槽内的位置,以调节出风口内的挡板的开启程度,以调节经出风口排出的热量大小,从而来控制手工揉捻作业所需的热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茶揉捻机构,包括有外接热源的烘道,所述的烘道上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内转动安装有挡板,位于出风口一侧的烘道上固定有支座,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弧形槽,包括有折弯杆,所述折弯杆的末端与挡板的转轴固定连接,折弯杆的前端位于弧形槽内并沿弧形槽的槽壁移动;包括有锥形筒,所述锥形筒的底部压置在所述的出风口上,锥形筒内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的托板上设有密集的小孔。
所述的红茶揉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上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
所述的红茶揉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杆前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球形拨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根据锥形筒内的托板上的揉捻叶的形变情况,通过调节折弯杆在弧形槽内的位置,来调节出风口内的挡板的开启程度,进而调节经出风口排出的热量大小,从而可以控制手工揉捻作业所需的热量大小,为揉捻叶的最终成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而保证了红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红茶揉捻机构,包括有外接热源的烘道1,烘道1上设有出风口2,出风口2内转动安装有挡板3,位于出风口2一侧的烘道1上固定有支座4,支座4上设有弧形槽5,包括有折弯杆6,折弯杆6的末端与挡板3的转轴固定连接,折弯杆6的前端位于弧形槽5内并沿弧形槽5的槽壁移动;包括有锥形筒7,锥形筒7的底部压置在出风口2上,锥形筒7内固定安装有托板8,托板8上设有密集的小孔9。
本实用新型中,锥形筒7上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10;折弯杆6前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球形拨头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霍山县聚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霍山县聚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内板上的内饰扶手安装结构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天窗联动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