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51718.3 | 申请日: | 2013-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发展普及,线缆作为一种传输信号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家电、仪器仪表等电子设备的连接中。现有技术中,线缆为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要,一般设置有若干对差分信号线,每一根差分信号线通常包括导体、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导体的绝缘体、信号屏蔽层、编织层、外被,屏蔽层为铝箔或铜箔。每一对差分信号线中的导体与屏蔽层的距离在各方向上高度难以保持一致性,难以保证差分信号对的特性阻抗一致性,加剧了高速传输的信号衰减与损耗。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低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的线缆。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其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包裹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绝缘体及包裹在绝缘体外侧的外被层,所述绝缘体表面形成有金属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裹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绝缘体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包括包覆绝缘体的麦拉层及夹持在金属镀层与麦拉层之间的一接地导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与一接地导体排布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与一接地导体的中心排布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包括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体,第一绝缘体的外表面设有一层金属镀层,第一绝缘体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一接地导体位于该麦拉层与金属镀层之间,该接地导体与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绝缘体,第二绝缘体的外表面也设有一层金属镀层,第二绝缘体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外侧的麦拉层相互抵靠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还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麦拉层上的铝箔层、编织层及绝缘外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包括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对差分信号导体及若干接地导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为圆形、椭圆形或扁平形。
本实用新型线缆的绝缘体表面形成有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能够代替铝箔、铜箔,具有信号屏蔽功能,金属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信号屏蔽的强弱进行调节,金属镀层与绝缘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差分信号导体相对金属镀层的距离在各方向上距离一致,有效保证差分信号导体的特性阻抗一致性,降低了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线缆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线缆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线缆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线缆100用以USB3.0传输协议,其包括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20、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30、用以接地的若干接地导体40及用以传输电源信号的一电源导体50,每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20、30包括两根差分信号导体即一正信号导体及一负信号导体,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导体10、20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第三对差分信号导体30用于传输低频信号。
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 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一绝缘体11,第一绝缘体11为一体成型或由两第一绝缘体11通过局部热融后结合在一起,使得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 中的两导体的位置相对固定,电气性能稳定,改善传输高频信号的质量。第一绝缘体11的外表面上电镀有一层金属镀层12,该金属镀层12能够代替铝箔、铜箔,具有信号屏蔽功能,金属镀层12的厚度及疏密度可以根据信号屏蔽的强弱进行调节,金属镀层12与第一绝缘体的形状完全一致,使得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相对金属镀层12的距离在 各方向上距离一致,有效保证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的特性阻抗一致性,降低了高频传输的信号衰减和损耗,改善高频信号传输的品质。第一绝缘体11外部包覆有一麦拉层13,一接地导体40位于该麦拉层13与金属镀层12之间。该接地导体40与第一对差分信号导体10位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1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