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1379.9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封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迪曼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大多十分简陋,一般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但其主要承担物理沉淀作用,处理效率很低,效果不佳,出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浓度仍然很高,排放地表水体后,引起水功能严重退化,水体发臭变黑,甚至鱼虾绝迹,对农村的水域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不同类型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装置,虽然对去除有机污染物效果较显著,COD排放基本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或二级限值要求。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二级标准规定氨氮允许排放限值分别为5mg/L(一级B为8mg/L)和25mg/L,因限于此类工艺和技术的设计缺陷,现有处理技术和设施出水NH3-N都难以达标,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高效简易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技术或对现有装置进行生物强化处理,这是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实现对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缺氧池、好氧反应器以及沉淀池,缺氧池通过管道与污水源连通,污水经泵提升进入缺氧池中,缺氧池的出水口与好氧反应器连通,在缺氧池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中设有扰流机构,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在好氧反应器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由沉淀池处理后排出;
具体地,好氧反应器中设有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从好氧反应器顶部向底部延伸,扰流机构围绕该进水通道设置,污水从进水通道顶部进入后从其底部流出,流过扰流机构后到达好氧反应器顶部,从好氧反应器顶部流至沉淀池,好氧反应器底部设有曝气机构,由曝气机构向好氧反应器中通入空气;
扰流机构包括一组波形板,该波形板表面设有聚氨酯填料,各波形板从好氧反应器顶部向其底部延伸;
缺氧池中设有反向螺旋桨式搅拌机,缺氧池顶部具有盖体,该盖体中设有排气口,缺氧池中的气体从该排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置的缺氧池中设置有反向螺旋桨式搅拌机,既可起到搅拌作用,又能截留污泥,提高污泥浓度,污水在缺氧池中处理之后自流入好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内竖向设置波形板,波形板表面附着聚氨脂填料,波形板设计既大大提高了净高比,增加了水流路径,起到截留污泥的效果,让污水有充分的时间与波形板上的填料接触反应,亦增加了曝气气泡的路径,提高了充氧效率,起到节能的作用,之后污水流入沉淀池,沉淀池的污泥与消化液混合物经泵回流至缺氧池,水中的硝酸盐在缺氧池内产生反硝化反应,硝酸盐转换为氮气,从而去除水中的氮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缺氧池1、好氧反应器2以及沉淀池3,缺氧池1通过管道与污水源连通,污水经泵提升进入缺氧池1中,缺氧池1的出水口与好氧反应器2连通,在缺氧池1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器2,好氧反应器2中设有扰流机构,好氧反应器2的出水口与沉淀池3连通,在好氧反应器2中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3,由沉淀池3处理后排出;
好氧反应器2中设有进水通道4,该进水通道4从好氧反应器2顶部向底部延伸,扰流机构围绕该进水通道4设置,污水从进水通道4顶部进入后从其底部流出,流过扰流机构后到达好氧反应器2顶部,从好氧反应器2顶部流至沉淀池3,好氧反应器2底部设有曝气机构,由曝气机构向好氧反应器2中通入空气;
扰流机构包括一组波形板5,该波形板5表面设有聚氨酯填料,各波形板5从好氧反应器2顶部向其底部延伸;
缺氧池1中设有反向螺旋桨式搅拌机6,缺氧池1顶部具有盖体,该盖体中设有排气口,缺氧池1中的气体从该排气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迪曼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迪曼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1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湖库或缓流型河流污染治理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隔渣与污水提升一体化隔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