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阀的脉冲式供电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727.0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倍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繁昌县倍思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脉冲 供电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的脉冲式供电驱动电路,属于电磁阀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磁阀控制上一般使用直流电控制,通过给电磁阀加一个恒定持续电压,保证电磁阀的吸引力。不足之处是耗电量大,电磁阀线圈由于太热,漆包线绝缘性降低后,电磁阀线圈容易烧毁,为了降低温度,需要加比较大的风扇给予散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对电磁阀脉冲式供电,延长电磁阀寿命,并能节能省电的电磁阀的脉冲式供电驱动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的脉冲式供电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电路和两端连接在电磁阀线圈上并在一端接有电压的第一二极管,驱动信号电路具有集电极接在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并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还包括脉冲发生电路和与非门电路,与非门电路包括与门以及分别连接在与门输入端的第一非门和第二非门,与门的输出端与驱动信号电路相连接,第一非门的输入端连接驱动信号,第二非门的输入端连接脉冲发生电路。
进一步,脉冲发生电路包括第三非门、第一电阻、电容以及由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串联而成的脉冲支路,第三非门、第一电阻和脉冲支路并联后再与电容串联。
更进一步,所述的驱动信号电路还包括一端接地的下拉电阻和连接在与门输出端和三极管基极之间的第三电阻,下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基极和第三电阻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对电磁阀供电一段时间,断电一段时间的脉冲式信号,电磁阀的磁力是由线圈的电流产生的,当加上这种驱动电路时,电磁阀加电压时,线圈中有电流,能产生磁力,把电磁阀上的电压撤掉时,由于电磁阀本身也是电感,还会有一段时间有电流,这些电流也能产生磁力,这样就回收了一部分电流的能量,并且不是一直给电磁阀供电,这样就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并且克服了加持续电压时,电磁阀线圈由于太热,漆包线绝缘性降低后,电磁阀线圈容易烧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的脉冲式供电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阀的脉冲式供电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信号电路和两端连接在电磁阀线圈上并在一端接有电压的第一二极管D2,驱动信号电路具有集电极接在第一二极管D2的另一端并且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还包括脉冲发生电路和与非门电路,与非门电路包括与门U2A以及分别连接在与门U2A输入端的第一非门U1C和第二非门U1B,与门U2A的输出端与驱动信号电路相连接,第一非门U1C的输入端连接驱动信号,第二非门U1B的输入端连接脉冲发生电路。脉冲发生电路包括第三非门U1A、第一电阻R1、电容C1以及由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1串联而成的脉冲支路,第三非门U1A、第一电阻R1和脉冲支路并联后再与电容C1串联。驱动信号电路还包括一端接地的下拉电阻R4和连接在与门U2A输出端和三极管Q1基极之间的第三电阻R3,下拉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基极和第三电阻R3之间。
如图1所示,加在第一二极管D2上的电压为15V,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为5.6kΩ、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为2.4kΩ,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为10kΩ,电容C1的电容值为1微法,下拉电阻R4的电阻值为10kΩ,第一二极管D2的类型为IN4148,第二二极管D1的类型为IN4007,三极管Q1的型号为8050,这样就会产生供电4mS,停电1.2mS的脉冲信号给电磁阀,这样就可以节省大约23%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对电磁阀供电一段时间,断电一段时间的脉冲式信号,电磁阀的磁力是由线圈的电流产生的,当加上这种驱动电路时,电磁阀加电压时,线圈中有电流,能产生磁力,把电磁阀上的电压撤掉时,由于电磁阀本身也是电感,还会有一段时间有电流,这些电流也能产生磁力,这样就回收了一部分电流的能量,并且不是一直给电磁阀供电,这样就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并且克服了加持续电压时,电磁阀线圈由于太热,漆包线绝缘性降低后,电磁阀线圈容易烧毁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繁昌县倍思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繁昌县倍思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位置秸秆覆盖滴灌技术
- 下一篇:一种彩色辣椒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