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555.7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祥;杜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B01D53/80;B01D53/48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3121 | 代理人: | 王葶葶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电厂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治理通常采用在除尘器后加装湿法脱硫系统来进行,大部分脱硫系统为了提高烟气扩散高度,均设置了烟气换热器GGH。GGH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发生阻塞,故障频发,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甚至机组的正常运行。GGH净烟气侧烟气带液浆是造成GGH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脱硫系统一般采用2级板式除雾器来去除烟气中的浆液滴,预防GGH阻塞,除雾器多采用板型,垂直安装方式,板距在20-40mm,整体分离粒径较大,对烟气中的浆液滴的临界分离粒径在25μm左右,对25μm以下尤其15μm以下的浆液滴分离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雾装置,该系统能够使得浆液滴的临界分离粒径降低至15μm以下,同时可有效协同脱除烟气中的PM10和部分脱除PM2.5,从而降低燃煤电厂脱硫系统净烟气带浆和有效预防GGH阻塞。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雾装置,其垂直安装在脱硫吸收塔的顶部,其包括两级除雾器和4层除雾器的清洁装置;从下到上的第一级除雾器为由多个板式除雾器模块组成的板式除雾器或由多个丝网除雾器模块组成的丝网除雾器,第二级除雾器为由多个Λ型丝网除雾器模块组成的Λ型丝网除雾器,每个Λ型丝网除雾器模块是由两个一字型丝网除雾器模块由中间构件固定而成的;第一级的丝网除雾器模块的网孔大于第二级一字型丝网除雾器模块的网孔;每级除雾器的各模块分别可抽拉地架设在导轨上,导轨固定在横支撑梁上,横支撑梁固定在脱硫吸收塔的顶部内壁上;脱硫吸收塔的侧部开有第一级除雾器和第二级除雾器的检修口;在第一级除雾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置有喷嘴正对第一级除雾器的下端和上端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清洁装置,在第二级除雾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置有喷嘴正对第二级除雾器的下端和上端的第三层和第四层清洁装置;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清洁装置分别由多个喷嘴和管道组成,多个喷嘴均匀固定在管道上,管道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梁上;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清洁装置的清洁介质为经软化和膜处理的工艺水,第四层清洁装置的清洁介质为空气或蒸汽;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清洁装置的管道通过脱硫吸收塔壁上设置的管道出口连接清洁介质的输入管道。
本实用新型引入了丝网除雾器,其能够对5μm以下临界分离粒径的浆液滴进行分离,其能够有效降低燃煤电厂脱硫系统净烟气带浆量和有效预防烟气换热器GGH阻塞,在燃煤烟气条件下将烟气中5μm及以上浆液滴完全去除;同时可有效协同脱除烟气中的PM10和部分脱除PM2.5。本实用新型维护方便,费用低,运行稳定,便于推广应用,不仅适合于大型锅炉,而且适用于中、小型锅炉和其它燃煤设备烟气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第二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第三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的第四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的第五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1的第六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酸蓄电池回收除尘装置
- 下一篇:节能环保轴流风机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