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钢轨端部表面损伤的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456.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华;任安超;吉玉;吴杰;桂美文;欧阳修;王俊;田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9/04 | 分类号: | B65D5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钢轨 表面 损伤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钢轨包装、起吊和运输过程中端部表面损伤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朝高速、重载及高密度运营方向发展,对钢轨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热和冷状态下形成的刮伤等钢轨表面缺陷深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当钢轨生产出来之后,需经过吊装和运输才能交到用户手中,而在吊装过程也同样必须保证其表面质量。
目前,钢轨打捆后,在每捆钢轨的端部不加任何保护设施,在钢轨吊装过程中,经常会造成钢轨端部表面与其它物体发生刮蹭,从而在钢轨端部表面产生刮伤、擦伤等缺陷,尤其是如12.5m、25m定尺的短定尺钢轨和出口钢轨,需要经过几次吊装,更容易发生刮蹭。如果钢轨表面刮伤缺陷超过标准规定的深度要求,就会影响用户的使用,钢轨必须报废。因此,需要在吊装过程中对容易产生刮蹭的钢轨端部表面进行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防止钢轨端部表面损伤的包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钢轨端部表面损伤的包装结构,包括钢轨捆,其在于:在钢轨捆的两端套有环状保护套。
优选的,环状保护套横截面为梯形,梯形尺寸与钢轨捆的横截面尺寸相适应。
优选的,环状保护套纵向长度为300~650mm。
优选的,环状保护套采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环状保护套厚度为8~20mm。
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钢轨端部在吊装过程中与其它物体刮蹭而产生的刮伤、擦伤等缺陷,保证了钢轨的表面质量,满足了钢轨吊装和用户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轨捆;2-环状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钢轨端部表面损伤的包装结构,包括钢轨捆1,对钢轨进行打捆后在钢轨捆1的两端套有环状保护套2。
由于钢轨捆包装后的端面为近似梯形,如规格为UIC54,长度为12.8m的钢轨,定尺锯切和检查后,每5支收集成一捆并打捆,打捆后横截面为近似梯形,因此环状保护套2横截面为梯形,梯形尺寸比钢轨捆的横截面尺寸略大即可。根据常规的钢轨型号及打捆标准,环状保护套2横截面梯形尺寸一般为上部宽度:250~450mm,下部宽度350~550mm,高度140~200mm,根据不同规格设计选用即可。
根据观察现场吊装及运输过程中钢轨捆1端部的擦伤情况,环状保护套2纵向长度设计为300~650mm。
环状保护套2采用柔韧性较好的橡胶材质,厚度为8~20mm。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工厂内及运输过程的吊装中,即使吊装过程出现操作失误,钢轨端部与其它物体发生刮蹭,也不会在钢轨表面产生刮伤和擦伤等缺陷,可以有效地保证钢轨表面质量,满足钢轨吊装和用户使用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轨运输固定的包装结构
- 下一篇: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