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057.2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张海涛;张华;夏显明;单海翔;项军;徐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蒋家华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垃圾 一体化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机,属于家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中,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造成极大地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为此,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以达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餐厨垃圾,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一般主要应用于机关、学校、医院、单位食堂、餐饮机构、社区、美食街、垃圾中转站、垃圾综合处理站等餐厨垃圾相对集中的场所,在源头实现餐厨垃圾的处理,减量率超过85%,并实现油脂、废水、餐厨垃圾及其它固体垃圾的分离,无碳排放、全程实现无害化,分离后的残渣经过回收处理后可作为植物肥料或动物饲料的原料,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但是,现有餐厨垃圾处理装置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处理效果差,清洗困难,处理成本较高,处理过程操作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机,使餐厨垃圾就地得到有效及时处理,合理利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脱水粉碎成型装置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干燥灭菌装置与油水分离装置,所述的干燥灭菌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均与脱水粉碎成型装置连接,所述的干燥灭菌装置下方设置物料回收箱,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下方设置用于收集油脂的集油箱和用于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废水净化槽,所述的脱水粉碎成型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一边的进料斗,设置在支架另一边上且与进料斗出口相连的外滚筒,转动设置在外滚筒内且与进料斗出口相连的内滚筒,同时贯穿进料斗和内滚筒的螺旋推进粉碎轴,所述螺旋推进粉碎轴的一端转动设置在进料斗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架上,位于进料斗一端的螺旋推进粉碎轴的端头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螺旋推进粉碎轴与内滚筒之间设有变速装置;所述螺旋推进粉碎轴与内滚筒之间存在转速差;其中,所述螺旋推进粉碎轴由传动轴、螺旋叶片和铰刀组成,螺旋叶片设置在传动轴的外表面上,铰刀设置在传动轴上;所述铰刀位于内滚筒内;所述内滚筒的底部设有挤压成型模,内滚筒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离心脱水的小孔;所述外滚筒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与挤压成型模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外滚筒上设置油水出口。餐厨垃圾由进料斗经过磁性滤网送进入脱水粉碎成型装置,螺旋推进粉碎轴转动以输送并粉碎餐厨垃圾,内滚筒在变速装置的作用下与螺旋推进粉碎轴相对旋转,物料在内滚筒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脱油水,垃圾经过脱水后进入内滚筒的挤压成型模,被挤压进入物料出口,进而进入干燥灭菌装置内进行干燥灭菌处理,而经过离心力作用脱去的油水则经过内滚筒侧壁上的小孔进入外滚筒内,然后经油水进水管进入油水分离装置实现油脂和废水分离,废水进入废水净化槽经过物理化学处理后达标排放,从而完成对餐厨垃圾的一体化处理,整个过程由操作系统自动化控制,使用非常方便,节省劳力。本实用新型有效改变垃圾分类处理的操作条件,并可回收经处理的固体残渣和油脂进行资源化利用,物尽其用,合理回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速装置包括固定在内滚筒上的内齿轮、与内齿轮相啮合的至少一个的惰轮、与惰轮相啮合且固定在传动轴上的中心轮。由于中心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中心轮的转向和传动轴同向,惰轮直接和中心轮啮合,而且惰轮直接由中心轮驱动,所以惰轮的转向和中心轮相同。内齿轮与惰轮相内啮合,内齿轮的转向与惰轮的转向相反,实现了变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料斗上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设置磁性滤网。餐厨垃圾投入进料斗,首先落在磁性滤网上,塑料袋、瓶盖以及铁质废物被过滤在滤网上,以避免堵塞输送通道,损坏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滚筒和内滚筒之间设置加热部件,外滚筒上设置与干燥灭菌装置连通的第二排气阀。加热部件使餐厨垃圾在脱水粉碎成型装置内进行初步干燥,第二排气阀使脱水粉碎成型装置内部分由于加热而汽化的油水排入到干燥灭菌装置,即减少油水的损失,有减小脱水粉碎成型装置内的压力,使其保持在正常的压力范围内,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