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羟丙基纤维素溶剂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9709.0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阮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泓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00 | 分类号: | B0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基 纤维素 溶剂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羟丙基纤维素溶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羟丙基纤维素的生产过程中,反应溶剂都是用甲苯-异丙醇两种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而成,这些溶剂需要回收循环使用。现有的溶剂回收装置一般通过脱溶后再经过精馏或简单蒸馏的方式来回收溶剂,具有操作简单、溶剂回收方便的特点,然而由于溶剂是混合溶剂,在精馏过程中耗能较大,增加了溶剂回收的成本;另一方面,精馏过程中由于含有溶剂中包含了极易挥发的物质,挥发后经会在受槽内产生较强的压强,影响整个装置的压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少、溶剂回收效率高、压强稳定的羟丙基纤维素溶剂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羟丙基纤维素溶剂回收装置,包括脱溶釜,所述的脱溶釜顶端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溶剂槽及第二溶剂槽的入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溶剂槽及第二溶剂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的加热器顶部设置有精馏塔,所述的精馏塔的馏分出口通过第一冷凝器连接储罐,所述的储罐的底部出口连接第一受槽及第二受槽,所述的储槽的出口通过液位计与精馏塔的回流管相连,所述的储罐还通过第二冷凝器连接废气处理装置。
所述的冷凝器采用薄管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溶剂在精馏前进行分离,大大降低了甲苯-异丙醇溶剂回收的能耗,并且在进行甲苯精馏的过程可对异丙醇进行蒸发冷凝,大大提高了溶剂回收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储槽的出口通过液位计与精馏塔的回流管相连,保证储槽内的压强稳定,提高精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脱溶釜1、冷凝器2、第一溶剂槽31、第二溶剂槽32、加热器4、精馏塔5、第一冷凝器61、第二冷凝器62、储罐7、第一受槽81、第二受槽82、废气处理装置9、液位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羟丙基纤维素溶剂回收装置,包括脱溶釜1,脱溶釜1顶端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2的入口相连,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溶剂槽31及第二溶剂槽32的入口相连,第一溶剂槽31及第二溶剂槽3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加热器4的入口相连,加热器4顶部设置有精馏塔5,精馏塔5的馏分出口通过第一冷凝器61连接储罐7,储罐7的底部出口连接第一受槽81及第二受槽82,储槽7的出口通过液位计10与精馏塔5的回流管相连,储罐3还通过第二冷凝器62连接废气处理装置9,冷凝器2采用薄管板结构。
工作时,开启冷凝器2通往第一溶剂槽31的进料阀门,对脱溶釜1进行缓慢加热,低沸点溶剂蒸发冷凝后进入第一溶剂槽31,再经过加热器4蒸汽加热后,蒸汽进入精馏塔5内,精馏过后从精馏塔5的馏分出口进入第一冷凝器61中冷凝,冷凝得到的液体进入储槽7中,易挥发的物质通过第二冷凝器62二次冷凝后,气体进入废气处理系统9,储槽7中的液体进入第一受槽81,储槽7的出口通过液位计10与精馏塔5的回流管相连,避免储槽7内易挥发物质而导致储槽7压强不稳定,回收得到的溶剂通过储槽7的液相出口进入第一受槽81中,完成甲苯的精馏回收。
关闭冷凝器2通往第一溶剂槽31的进料阀门,开启冷凝器2通往第二溶剂槽32的进料阀门,对脱溶釜1继续进行升温加热,溶剂蒸发冷凝后进入第二溶剂槽32内,待低沸点溶剂精馏回收完成后,再经过加热器4蒸汽加热后,蒸汽进入精馏塔5内,精馏过后从精馏塔5的馏分出口进入第一冷凝器61中冷凝,冷凝得到的液体进入储槽7中,易挥发的物质通过第二冷凝器62二次冷凝后,气体进入废气处理系统9,储槽7中的液体进入第二受槽82,储槽7的出口通过液位计10与精馏塔5的回流管相连,避免储槽7内易挥发物质而导致储槽7压强不稳定,回收得到的溶剂通过储槽7的液相出口进入第二受槽82中,完成异丙醇的精馏回收。
由于溶剂在精馏前进行分离,大大降低了甲苯-异丙醇溶剂回收的能耗,并且在进行甲苯精馏的过程可对异丙醇进行蒸发冷凝,大大提高了溶剂回收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泓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泓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9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滚轮模具及止水铜带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钢板矫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