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除雨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9414.3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浩瀚万康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60 | 分类号: | B60S1/60;B60R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除雨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用途不一样,镜面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后视镜镜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镜,顾名思义镜面是平的,用术语表述就是“表面曲率半径R无穷大”,这与一般家庭用镜一样,可得到与目视大小相同的映像,这种平面镜常用做内后视镜。另一种是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好像相机“广角镜”的作用,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和下后视镜。
由于外后视镜一般是安装在前车门上,因此,外后视镜是裸露在外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雨雾天气,后视镜上积存了雨或雾后,使得驾驶员看从后视镜中看不清车后的物体,因此,目前的后视镜在雨雾天气下不利于行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除雨后视镜,本实用新型的可便于除去镜面上的雨水或雾气,利于增加行车的安全性。
组合式除雨后视镜,包括壳体以及镜面,所述镜面由PVC镜面反射贴纸制成,壳体内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镜面环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一个驱动电机安装在壳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在壳体上设有一个与镜面贴合的雨刮条,镜面环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后形成一个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安装一个电加热装置。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红外电加热管。
电加热装置由固定板以及缠绕在固定板上的耐高温漆包线组成。
采用了上述方案,所述镜面环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一个驱动电机安装在壳体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在壳体上设有一个与镜面贴合的雨刮条,镜面环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后形成一个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安装一个电加热装置。当有雨水或雾气附在镜面上时,如果雨水量或雾不多,则可以采用电加热装置加热,便雨水快速挥发,如果雨水量大,例如车辆在大雨中行驶时,则启动驱动电机使第一转轴转动,带动镜面转动,通过雨刮条将镜面上的雨水刮走,同时开启电加热装置加热,使镜面上的水膜或雾气挥发,这样即可增加行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为壳体,2为镜面,3为第一转轴,4为第二转轴,5为驱动电机,6为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除雨后视镜,包括壳体1以及镜面2,所述镜面2由PVC镜面反射贴纸制成,壳体1内设有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所述镜面2环绕在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4上,一个驱动电机5安装在壳体1内,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连接。在壳体上设有一个与镜面贴合的雨刮条。镜面环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后形成一个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安装一个电加热装置6。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红外电加热管。此外,电加热装置由固定板以及缠绕在固定板上的耐高温漆包线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浩瀚万康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浩瀚万康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9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