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摇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855.1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国;周建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9/00 | 分类号: | D02H9/00;D02H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摇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摇纱机。
背景技术:
摇纱机是国内比较常见的机型,现有技术中的摇纱机,它包括筒子、导纱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导纱钩和纱框,它是将纱线从筒子上轴向退出,分别通过导纱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和导纱钩,并按照一定的花型和框长要求卷绕到回转的纱框上,通常纱框会在主机马达的带动下,以一定的速度转动,并带动纱线卷绕,采用上述结构的摇纱机虽然能满足日常的摇纱需求,但仍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操作人员与纱框之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操作人员又经常被需要在相邻两台摇纱机之间来回穿梭,对摇纱机进行清洁、扎绞等日常工作,因此高速转动的纱框,尤其是纱框的两端极易伤及操作人员,有较高的安全隐患,无论是操作人员自身的衣物等物品还是落纱时的纱线,均极易被卷入纱框中,不仅对操作人员有损害,而且对摇纱机有较大的损伤,不利于大量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降低安全隐患,使用寿命较长的摇纱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摇纱机:它包括机架、筒子、导纱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导纱钩和纱框,所述筒子、导纱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导纱钩和纱框均安装于机架,它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于纱框一侧且可拆卸连接于机架。
所述防护板与机架螺接。
所述防护板的厚度为2~4毫米。
所述防护板为铁制防护板。
所述机架与纱框间隔为8~1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摇纱机相比,在摇纱机机架和操作人员之间加装防护板,减小摇纱机存在的安全隐患,在防护板的隔离下,操作人员是无法完全靠近纱框,即纱框在转动时不会将操作人员的衣物等绞入,有效的解决了操作人员因不慎而触碰到纱框的情况,也可以有效防止纱框上飞出的零件伤及到操作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板与机架螺接,方便拆卸,便于维修和清洗。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防护板的厚度为2~4毫米,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防护板为铁制防护板,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防护板与纱框间隔为8~10厘米,既能起到防护作用,又利于操作人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摇纱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机架,2、筒子,3、纱框,4、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摇纱机,它包括机架1、筒子2、导纱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导纱钩和纱框3,所述筒子2、导纱装置、断头自停装置、导纱钩和纱框3均安装于机架1,它还包括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设置于纱框3一侧且可拆卸连接于机架1。所述可拆卸连接有多种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护板4与机架1螺接,即所述防护板4和机架1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杆部分穿过防护板4和机架1上预先设置好的通孔,然后用螺母拧紧,所述防护板4的厚度为2~4毫米,具体来说,所述防护板4的厚度最佳为3毫米。所述防护板4为铁制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与纱框3间隔为8~10厘米。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
- 下一篇:全自动多刃键槽立铣磨端齿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