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阻尼油管及燃油导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611.3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刘晶英;许金鹏;王康;杨明;胡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5/02 | 分类号: | F02M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利蓉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油管 燃油 导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导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阻尼油管及包含自阻尼油管的燃油导轨总成。
背景技术
燃油油管包含在燃油导轨总成中,燃油导轨总成的作用是将燃油由燃油油管分配至喷油器,再由喷油器喷射到发动机进气道内的装置。喷油器由发动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发出的喷油指令信号控制,当喷油器喷射的时候燃油导轨内的燃油减少,压力降低,造成燃油油管的内部产生压力波动,压力波动会使燃油油管产生振动和噪音,并影响喷油器的喷射效果。为了能使喷油器达到良好的喷射效果,必须使燃油油管内部的压力保持稳定。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燃油油管的内部安装内阻尼器或者在燃油导轨总成的外部安装外阻尼器的方式来保持燃油导轨油管内部的压力。上述方式存在设计复杂、固定和安装难度较大以及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阻尼油管,当油管内压力发生变化时,油管可以通过自身结构产生的微小形变对油管内部的压力波动进行补偿。
所述技术问题一方面通过一种自阻尼油管来解决,其包括:
包含空心腔的油管管体;
油管管体的长度L为大于等于190mm、小于等于590mm的一个数值,即190mm≤L≤590mm;
油管管体的管壁厚度t为大于等于0.8mm、小于等于1.6mm的一个数值,即0.8mm≤t≤1.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垂直于所述长度L的延伸方向的油管管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长边长度a与短边长度b满足如下比例关系:1.5≤a/b≤4,且b≥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垂直于所述长度L的延伸方向的油管管体的截面形状为由两条相对的直边和两条相对的弧形边组成的类似矩形,任一弧形边的两端分别与两条相对的直边相连接;所述两条相对的直边的长度a与该两条直边外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满足如下比例关系:1.5≤a/b≤4,且b≥8mm;所述直边与所述弧形边的连接点至所述弧形边的外表面中心点的切线的垂直距离c与所述距离b满足如下比例关系:0<c≤b/2。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燃油导轨总成,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自阻尼油管;以及进油管,该进油管与自阻尼油管相连接并连通至自阻尼油管的空心腔内部;至少一个喷油器连接口,该喷油器连接口与自阻尼油管相连接并连通至自阻尼油管的空心腔内部;和至少一个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被焊接在自阻尼油管外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阻尼油管和燃油导轨总成在不额外装配内部阻尼架或者外部阻尼架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即可以实现对油管内部燃油压力波动的调节。该装置结构简单,避免了复杂的装配过程,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自阻尼油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自阻尼油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示的自阻尼油管的A向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的自阻尼油管的A’向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自阻尼油管的B向 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和图4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的自阻尼油管的B’向放大示意图。
图7是油管的弹性形变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燃油导轨总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自阻尼油管及燃油导轨总成。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用个体安全气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磁式隔爆开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