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热插拔功能的功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381.0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7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俞利光;李鑫;胡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热插拔 功能 功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功放,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功放。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电子技术的发展,客户对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通信网络的长时间中断会导致大面积的投诉和经济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要求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升级、维修和更换。
功放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功放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在设计功放时都会在直流电源输入端后加滤波电路对其滤波如图1,而这些滤波电路的电容数量较多且需要1个甚至多个容值达到几百uF以上的电容,因此,功放在进行热插拔操作时,功放上的直流电源输入口处处于瞬间短路状态,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造成连接器的打火氧化、或造成通信系统其它部件因直流电源短暂过欠压而复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带热插拔功能的功放。
这种带热插拔功能的功放,包括电源VCC1、滤波电路1、VCC2、滤波电路2和功放开启控制信号PA-EN,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VCC1和滤波电路1之间设有热插拔功能电路1,所述电源VCC2和滤波电路2之间设有热插拔功能电路2,所述热插拔功能电路1和热插拔功能电路2通过功放开启控制信号PA-EN控制。所述热插拔功能电路1和热插拔功能电路2均由MOS管器件Q1和RC充电电路组成,功放开启控制信号PA-EN经RC充电电路后控制MOS的状态,使MOS管从关闭到导通,漏源级阻抗RDS从开路逐渐变小到接近0欧姆,使直流电源完成对功放的充电和正常供电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MOS管器件Q1的漏极与功放直流电源VCC相连;Q1的源极与功放直流电源滤波电路的输入相连;Q1的栅极与RC充电电路的输出端相连;Q1的栅级电压即RC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VGS大于MOS管开启电压VGS(th)并逐渐加大时,MOS管Q1开始导通,漏源级电阻RDS逐渐变小直到MOS管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所述RC充电电路由电阻器件R1并联电容器件C1组成;R1一端连接功放开启控制信号PA-EN,一端并联C1后再与旁路电路Q1的栅极相连。
作为优选:在所述MOS管Q1后加电感器件L1和TVS管D1对电路的电流电压进行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功放开启控制信号PA-EN是系统控制功放开关的信号,在进行热插拔操作前可处于控制功放关闭和控制功放开启两种状态,定义PA-EN高电平为控制功放开启状态,PA-EN低电平为控制功放关闭状态;若在进行热插拔操作前该信号处于控制功放关闭状态,则在功放上添加一个使系统能够判断功放是否接入系统的功能在位检测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在位检测电路为U1为功放与数字板之间的接插件,在其上定义一个功放在位检测端口PA-EX,PA-EX另一端连接电阻器件R4,R4另一端接地。功放接入系统后,R4把PA-EX端的电压下拉从而使系统判断功放已接入系统,从而给出正确的功放开启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带热插拔功能的功放,功放直流电源上有MOS管缓启动电路,该电路由MOS管和RC充电电路组成;功放开启控制信号PA-EN经RC充电电路后控制MOS的状态,使MOS管从关闭到导通,漏源级阻抗RDS从开路逐渐变小到接近0欧姆,使直流电源完成对功放的充电和正常供电过程。整个热插拔功能电路设计简单,成本低,占用面积少。
附图说明
图1是功放基本结构示意;
图2是带热插拔功能的功放基本结构示意;
图3是热插拔功能电路示意;
图4是改进的热插拔功能电路示意;
图5是功放在位检测电路1示意;
图6是功放在位检测电路2示意;
图7是热插拔功能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