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烟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363.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倚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烟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罩,特别涉及一种能回收蒸汽热能的换热烟罩。
背景技术
烟罩是厨房常用的厨具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厨房内的油烟污染。市场上的烟罩采用风机抽排及喷水雾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处理厨房内的油烟,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有效的处理厨房内设备所产生的高温蒸汽,使得通风管道内积水,蒸汽的热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换热烟罩,能有效回收厨房内设备所产生的高温蒸汽热能,而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通风管道内的冷凝积水,从而改善厨房的潮湿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包括壳体、集烟罩内壳以及设置在集烟罩内壳顶部的风机,其在风机的吸风口处设置有换热器,在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器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经过电磁阀后与换热器进水口连通,换热器出水口与小水箱进水口连通,换热器进水口与小水箱循环回水口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连通,小水箱出水口与大水箱单向连通,换热器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小水箱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水温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水位传感器、水温感应器、电磁阀、水泵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所述的换热器的顶端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设置在电磁阀和冷凝器之间,并由电磁阀进行控制。
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嘴。
在所述的喷淋管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电磁阀。
在所述的换热器的底面设置有油烟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采用了换热器及冷凝器,能有效回收厨房内设备所产生的蒸汽热能,使蒸汽水分冷却,减少通风管道中的积水,通过控制系统能使在换热器中吸收热能的水流向小水箱,并将水循环至设定温度后流向大水箱保温,符合现代节能环保的要求。在换热器的顶端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嘴,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换热器进行定时清洗除垢,减少换热器积垢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的水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壳体 2-集烟罩内壳 3-换热器
4-风机 5-冷凝器 6-小水箱
7-油烟过滤器 8-水泵 9-大水箱
10-喷淋管 11、13、14-电磁阀 12-喷淋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包括壳体1、集烟罩内壳2以及设置在集烟罩内壳2顶部的风机4,其在风机4的吸风口处设置有换热器3,在风机4的出风口设置有冷凝器4,冷凝器4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经过电磁阀7后与换热器3进水口连通,换热器3出水口与小水箱6进水口连通,换热器3进水口与小水箱6循环回水口之间通过水泵8和水管连通,小水箱6出水口与大水箱9单向连通,换热器3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小水箱6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水温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水位传感器、水温感应器、电磁阀7、水泵8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在换热器3的顶端设置有喷淋管10,喷淋管10设置在电磁阀7和冷凝器5之间,并由电磁阀11进行控制,喷淋管10上设置有喷淋嘴12。在喷淋管10与冷凝器4之间设置有电磁阀7。
在换热器3的底面设置有油烟过滤器7。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的工作流程为:
当高温蒸汽经过换热器3,控制系统感应到换热器3温度变化,将电磁阀13、电磁阀14打开,外部水源先流进冷凝器5,然后流进换热器3吸收蒸汽热能,最后流进小水箱6,当小水箱6蓄水至水位上限,控制系统将电磁阀13关闭,并将水泵8开启进行水循环,小水箱6内水温到达至控制箱设定温度,控制系统将电磁阀13、水泵8关闭,小水箱6内的水排至大水箱9内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烟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定时开启电磁阀11,经由喷淋管10和喷淋嘴12对换热器3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倚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倚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