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276.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孙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首钢东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感应 淬火 介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感应淬火工艺中,冷却用的冷却介质经常发生冷却介质回流到工件的加热端的情况,造成工件预冷,影响淬火质量,使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急需设计一个隔挡冷却介质回流的装置,使工件在淬火时,冷却介质回流不到工件的加热端,以确保工件的淬火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包括隔挡板和隔挡片,所述隔挡板呈圆环状,所述隔挡片包括隔挡面和固定面,所述隔挡面与固定面的夹角为A,A大于90度小于180度,所述隔挡板由上下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圆环状薄板依次叠加而成,所述隔挡片有多块,所述两块圆环状薄板将所述多块隔挡片的固定面夹紧在所述隔挡板的环形区域,所述隔挡片的隔挡面位于所述隔挡板的内圆内,所述多块隔挡片的隔挡面沿所述隔挡板内圆弧依次紧密排列,绕所述隔挡板内圆一周并行成一个新的内圆环。
进一步,所述A为120度。
进一步,所述多块为大于10块。
进一步,所述多块为12块。
进一步,所述两块圆环状薄板通过六组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隔挡片的隔挡面为梯形。
进一步,所述隔挡板采用T2紫铜板,其厚度为1至4mm。
进一步,所述隔挡片采用2至5块T2紫铜皮叠加而成,所述T2紫铜皮的厚度为0.1至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使工件在淬火时,冷却介质回流不到工件的加热端,从而确保了工件的淬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隔挡面,102、固定面,2、隔挡板,3、螺栓,4、工件,5、冷却介质,6、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卧式感应淬火介质隔挡装置,包括隔挡板2和隔挡片,所述隔挡板2呈圆环状,所述隔挡片包括隔挡面101和固定面102,所述隔挡面101与固定面102的夹角为A,A大于90度小于180度,A优选为120度,所述隔挡板2由上下两块形状大小一样的圆环状薄板依次叠加而成,所述两块圆环状薄板通过六组螺栓3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隔挡片有N块,N大于10,优选为12,所述隔挡片的隔挡面101为梯形,所述两块隔挡板2将所述12块隔挡片的固定面102夹紧在所述隔挡板2的两块圆环状薄板之间,并位于所述隔挡板2的环形区域,所述隔挡片的隔挡面101位于所述隔挡板2的内圆侧,所述12块隔挡片的隔挡面101沿所述隔挡板2内圆弧依次紧密排列,绕所述隔挡板2内圆一周并行成一个新的内圆环。
所述隔挡板采用T2紫铜板,其厚度为1至4mm,优选为3mm,所述隔挡片采用2至5块T2紫铜皮叠加而成,优选为4块,T2紫铜皮的厚度为0.1至0.5mm,优选为0.4mm。
工作时,如图3所示,冷却装置6喷出冷却介质5,淬火工件4在右侧加热后向左水平移动,进行快速冷却,当工件4经过隔挡片时,隔挡片的隔挡面101即发生变形弯曲,将会紧紧包裹住工件4,这样隔挡装置就会将冷却介质5挡住,从而使冷却介质5回流不到工件4的加热端。
优选的,将隔挡装置固定在冷却装置的一侧,距离为10~15mm,隔挡板2的内孔直径比工件4的外径大20-50mm,隔挡片组成的内圆的直径比工件4的外径大10-30mm,以此确保隔挡片与工件4的紧密接触,起到隔挡冷却介质5回流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首钢东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首钢东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覆膜支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医用喷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