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驾座椅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195.7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荣;周本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万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B60N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调节系统,尤其是一种副驾座椅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乘用车副驾座椅调节开关都设在座椅右下方,必须在副驾位置才能实现调节功能。尤其是后排无法完成此操作功能。并且现有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不便。在现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已成为车企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副驾座椅的靠背左侧的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通过连接器与汽车电插口相连;所述调节开关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副驾座椅的靠背和底座的交汇处。
所述调节开关包括两组按钮,一组按钮为靠背倾斜角度按钮,另一组按钮为底座移动按钮。
所述靠背倾斜度按钮和底座移动按钮均包括支架,位于支架上的底盖,位于底盖上的导线盒和开关支架,固定在开关支架上的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与导线盒电连接;所述复位开关上设有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将副驾座椅调节开关设置在副驾靠背的左侧,在副驾无人的情况下可由后排乘客调节座椅的前进或后退、座椅靠背的前仰或后仰来增加后排乘坐空间,使后排乘坐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的调节开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倾斜度按钮和底座移动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包括安装在副驾座椅的靠背2左侧的调节开关1,所述调节开关1通过连接器4与汽车电插口相连;所述调节开关1与驱动电机3相连,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在副驾座椅的靠背2和底座的交汇处。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开关1包括两组按钮,一组按钮为靠背倾斜角度按钮11,另一组按钮为底座移动按钮12。
如图3所示,所述靠背倾斜度按钮和底座移动按钮均包括支架18,位于支架18上的底盖17,位于底盖17上的导线盒16和开关支架15,固定在开关支架15上的复位开关14,所述复位开关14与导线盒16电连接;所述复位开关14上设有按钮13。
本实用新型的副驾座椅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调节开关1安装在副驾座椅的靠背2左侧面,通过连接器4连接到乘用车对应专用插口。就能在不影响驾驶的情况下由后排乘坐人员按下按调节开关1来驱动驱动电机3,调节座椅的前进或后退、前仰或后仰来增加后排乘坐空间,使后排乘坐更舒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万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万瑞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置物台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广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