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45487.5 | 申请日: | 2013-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健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 内科 用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用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消化内科用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一般用于食物中毒、应急性洗胃或鼻饲等,上述情况下使用的胃管一般为单腔胃管,这种胃管在使用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用于对患者中毒洗胃时,由于进液和排污均通过同一管道,这样当洗胃液进入胃内后,不能主动排出,通常需要靠胃腔充盈后,借助呕吐反射排出,如此反复操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抢救时间,给患者带来危险;而当用于鼻饲时,具有一个通道的胃管管腔容易发生堵塞,这样必须拔出后重新插入,而反复的插入胃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另外,有些患者在插管后胃管容易移位,这样需要医护人员重新插入或调整胃管插入的深度,这样容易损伤胃黏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此有人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1月12日公开的由丁学文、吴华清等设计的、专利号为:201020191288.2、名称为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管体,管体上设有套囊,套囊上设有与其连通并向套囊内充气的气囊,管体内设有隔膜,隔膜将管体的内腔分为进液管腔和出液管腔,管体上设有用于在管体上移动的标记环。采用这样的结构,用一根胃管实现了洗胃液的排入和污液的导出,患者不用呕吐就能实现洗胃,且能通过充气的气囊防止胃管在使用过程中移位,节省了抢救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缺点是:一是胃管的进液与排液不可控制,洗胃效率较低,增加病人的痛苦;二是洗胃液只能通过一个出口进入胃内,无法进行全面清洗,洗胃效率较低,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抢救的时间,也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排液可控的、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抢救时间的消化内科用胃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套囊,所述套囊上设有与其连通并向所述套囊内充气的气囊,所述管体内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管体的内腔分为进液管腔和出液管腔,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在所述管体上移动的标记环,所述管体的进液管腔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管体的出液管腔上端连接有抽液泵,在所述管体的进液管腔插入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消化内科用胃管在所述管体的进液管腔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管体的出液管腔上端连接有抽液泵,因此能够使进液和排液同步进行,可以对胃管的进液和排液进行控制,从而优化手术操作,提高洗胃效率,减少病人痛苦。管体的进液管腔插入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液孔,可以使传统的单纯进液变为喷淋冲洗,使洗胃更加全面,提高了洗胃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冲洗液和污物排出同时进行,提高洗胃效率,减少病人的痛苦,赢得了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套囊,3-气囊,4-隔膜,5-进液管腔,6-出液管腔,7-标记环,8-流量控制阀,9-抽液泵,10-喷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上设有套囊2,所述套囊2上设有与其连通并向所述套囊2内充气的气囊3,所述管体1内设有隔膜4,所述隔膜4将所述管体1的内腔分为进液管腔5和出液管腔6,所述管体1上设有用于在所述管体1上移动的标记环7,所述管体1的进液管腔5上端设有流量控制阀8,所述管体1的出液管腔6上端连接有抽液泵9,在所述管体1的进液管腔5插入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喷液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健,未经马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5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