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729.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登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周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8 | 分类号: | B29C3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塑料 加工 机械 电磁 加热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系统,特别是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加工机械是一种将塑料加热熔化后制成各种产品的机械设备。其加热过程都是由外面的电阻加热圈或红外发热管将热量传入,或者目前最先进的电磁加热是将料筒本身加热。对于一些比较精细的加工,对加热温度的控制有较高要求。
目前的温度控制都是直接用温控仪进行控制,温度高于设定值之后就停止加热,低于设定值(或比设定值低2℃)就开始加热,但是并非十分精确,即使有的带智能化的温控仪在加热到设定之后仍然有加热控制脉冲输出。
对于使用电阻加热圈或红外线加热管,目前的温控仪勉强能达到要求,但在加热过程中能量损失严重(30%-80%!)。为了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使用电磁加热,外加保温材料,则温度控制达不到要求,问题更严重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停电或下班等原因而停机时,由于料筒外面包裹的保温材料而使料筒内部长时间保持高温,使残留在料筒内的塑料碳化。由于里面残留塑料的碳化,在刚开机的很长一段时间(1、2小时甚至半天)内生产的产品都达不到质量要求!所以,有的厂家改成电磁加热后由于达不到生产的技术要求又改回电阻丝或红外线 加热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智能加热控制输出,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非工作状态时残留在料筒内的塑料碳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后备电源、微处理器、多路温度控制装置、数据显示装置、带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仪以及温度信息采集装置,所述后备电源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处理器还与多路温度控制装置、数据显示装置、带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仪以及温度信息采集装置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人机接口装置,所述人机接口装置为红外线遥控板,所述微处理器上设置有人机界面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包括数据存储器、数据传输单元及工作状态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带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仪包括:温度采集器、数据处理器及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多路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放大器、鼓风机及风道。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能适合新安装或无降温系统的机器的节能改造,也能适合已有降温系统的机器的节能改造,可以有效地抑制加热控制输出,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非工作状态时残留在料筒内的塑料碳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的各 部件的连接框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的各部件工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的电磁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1、多路温度控制装置4、数据显示装置6、带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仪2、人机接口装置5、后备电源7以及温度信息采集装置3。所述后备电源7与微处理器1相连,所述微处理器1还与多路温度控制装置4、数据显示装置6、带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仪2、人机接口装置5以及温度信息采集装置3相连。
具体的,所述人机接口装置5为红外线遥控板,用于设置必要的工作参数:工作模式、控制温度的个数、最高加热控制温度、最低降温控制温度。
所述微处理器1包括:
1)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工作参数,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模式、控制温度个数、最高加热控制温度和最低降温控制温度;
2)数据传输接口,用于传递工作参数;
3)工作状态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带通信的智能温度控制仪2包括:
1)温度采集器,用于采集指定温区的温度;
2)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计算出温度控制参数;
3)控制器,用于传递温度控制参数给多路温度控制器和通过输出控制线输出温度控制信号。
多路温度控制装置4包括:
1)放大器,用于放大所接收到的温度控制信号;
2)鼓风机,用于产生风;
3)风道,用于将鼓风机产生的风导向该温区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周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周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敞式TBM直接侧卸料混凝土喷射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焦炉快速扒焦机